成语意思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成语出处《法苑珠林》卷六六记载: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剥皮嫌刀钝。楼上有块磨刀石,于是上楼磨刀,下楼剥皮,上下往返,十分费事。
成语意思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成语意思刑天:神话人物。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成语意思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成语出处《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成语意思新亭:地名,在今南京南。表示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无可奈何悲愤心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成语意思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
成语意思一切由您的意思
成语出处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那同志忿极而去,亦声言,‘悉听尊便,自寻活路。’”
成语意思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成语意思洽:和谐。心中舒适,意愿和洽。形容心情愉悦、舒畅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玉正在这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哪里不肯吃?”
成语意思庭:庭院;一步:来回走动。在空旷的庭院中徘徊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影迷离,不免虚庭一步。”
成语意思没有见识
成语出处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头小脑料不了大事。”
成语意思偷摸不很值钱的东西
成语出处王朔《谁比谁傻多少》:“什么丢了大家可以帮你找,咱们这儿可没有小偷小摸的人。”
成语意思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成语出处《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成语意思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成语意思形容刀剑锋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成语意思喻相貌不周正。
成语出处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头歪脑还想把身翻。”
成语意思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成语出处唐·杜甫《哭李常侍郎》诗:“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成语意思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成语出处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成语意思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清和六合,制数以五。海内安宁,兴文匽武。”
成语意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