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下》:“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成语意思行:走;经:经书。走路经常携带经书。形容人好学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传》:“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成语意思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成语出处《周易 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成语意思指有才有德的人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
成语意思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任人操纵控制的人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那淮南江水左右官军,被奸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叫行就行,恰似线抽傀儡一般。”
成语意思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成语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闷。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成语意思见“鲜车怒马”。
成语出处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
成语意思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
成语出处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成语意思新增的忧愁苦闷和旧有的悔恨遗憾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新愁旧憾不须提。”
成语意思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成语出处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成语意思献:敬酒;酬:劝酒。主客敬酒交互错杂。形容欢聚畅饮的情景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楚茨》:“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成语意思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成语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成语意思轩裳:贵族的车子和衣裳;华胄:显贵的后代。指显贵家族的子弟
成语出处唐·孙恂《猎狐记》:“秀才轩裳华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
成语意思好:喜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成语意思雄:宏大,强有力;闳:宏大。雄健的言辞,强有力的辩论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颤:颤动,发抖。心颤抖,魂飞散。形容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苏雪林《玉溪诗迷·附录》:“是心颤魂飞时的言语,是肠回荡气时的哀音。”
成语意思虚:虚假;诡:欺诈。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成语意思盖:压倒。杰出的才能压倒一切。比喻才能高超,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成语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回:“那麒麟村的居民,最好兴词构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