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出处梁实秋《槐园梦忆》:“季淑就驻足而观,喜不自禁。”
成语意思信:诚实;衷:内心。诚实不是出于内心。比喻假意敷衍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
成语意思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 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成语意思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成语出处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
成语意思见“瑕不掩瑜”。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成语意思谓不出于本意。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成语意思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成语意思谓迅速如流星闪电。
成语出处北魏·高允《北伐颂》:“跃马裹粮,星驰电发。”
成语意思荡:荡平。到处征剿敌人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
成语意思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这厮便倚强凌弱,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的忿气夯胸膛。”
成语意思犹苛求责备。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一般儿大的人,怎么我的赔送就该那等苟简,姐姐有这些人给办妆奁还嫌长道短?这话怎么讲?”
成语意思虚:空;舟:船。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水》:“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偏心之人不怒。”
成语意思见“星驰电发”。
成语出处《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成语意思凶恶残暴成了本性。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犹斩草除根。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待满月钢刀铡死,才称我削草除根。”
成语意思比喻相互附和。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已卯科乡试墨卷》序:“而雷同剿袭,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成语意思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成语意思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成语意思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成语意思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 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