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成语意思见“文身断发”。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剪发而后处焉。”
成语意思惮:怕。毫无顾忌,任意妄为。
成语出处《南史·齐本纪下》:“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成语意思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成语出处明·李贽《读》:“无风扬波,无事生事。”
成语意思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成语意思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成语出处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
成语意思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成语意思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成语意思不在意,不留意。
成语出处鲁迅《呐喊·兔和猫》:“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
成语意思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成语意思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成语意思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成语出处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谈相》:“文似其人,数公道德文章之蕴,亦自有充积流露者。”
成语意思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成语出处《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成语意思伤:悲伤;同情;类:同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伤。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成语意思枉:曲;矢:箭;哨:不正;壶:古代投矢娱乐所用的器具。弯的箭,歪的壶。比喻不精致的器物,为主人自谦之辞。
成语出处《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成语意思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成语出处《魏书 彭城王传》:“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成语意思华:浮华。讲究实际,去掉浮华
成语出处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所收视,养恬之义相应。”
成语意思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成语意思犹言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以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
成语意思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成语出处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