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成语出处唐 皮日休《桃花赋序》:“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成语意思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
成语意思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成语意思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云门山文偃禅师》:“诸和尚子,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著头。”
成语意思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成语意思贪爱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荡。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孾婴孩,长得身躯六尺才;弃德背恩行不孝,贪声逐色纵心怀。”
成语意思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成语意思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成语意思见“头梢自领”。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成语意思见“投梭折齿”。
成语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成语意思见“投鼠忌器”。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台疏,圣意不择,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
成语意思谓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论》:“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成语意思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成语出处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成语意思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成语意思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畅玄》:“藏夜光于嵩岫,不受他山之攻。”
成语意思比喻白费心思。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牧童》:“然则与此辈论交,如抟沙作饭矣。”
成语意思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成语意思投梭:用梭子掷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成语出处《晋书 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成语意思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成语意思指容貌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砥节》:“看他虽是禅踪,自然冶态,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