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成语意思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成语意思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成语意思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成语出处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成语意思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成语出处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成语意思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成语意思《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成语出处《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
成语意思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成语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成语意思生得像是人的模样
成语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成语意思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成语出处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 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
成语意思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成语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成语意思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秦观《进策·边防》:“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成语意思同“日暮途远”。
成语出处《尉缭子·兵教下》:“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成语意思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成语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濡:沾湿;沫:唾沫;涸:干枯。车辙里的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成语意思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道‘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
成语意思烹:烧煮;鲜:活鱼。像煮一条小鱼一样。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成语意思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 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