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以肉餧虎”。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成语意思见“隐若敌国”。
成语出处宋·阳枋《谢交割启》:“隐然敌国,咸称细柳之真;贤若长城,岂类棘门之戏。”
成语意思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成语意思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迁,升擢超等,牧养常山。”
成语意思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成语意思冶容:打扮得容貌妖艳;诲:诱导,招致;淫:淫邪。指女子装饰妖艳,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语意思同“郢匠挥斤”。
成语出处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观鱼台》:“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成语意思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成语出处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成语意思弋人:射鸟的人;篡:取得。射鸟的人无法取得。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成语意思依然:依旧;故:原来的。仍旧是原来的我。形容情况仍然没有变化。
成语出处宋 陈著《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成语意思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成语意思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成语意思见“易如反掌”。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领大势雄兵,军行策应,擒拿王彦章易如翻掌。”
成语意思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成语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成语意思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成语出处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成语意思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成语意思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成语出处《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成语意思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成语意思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成语意思声音凄凉、容貌愁苦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