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成语意思逾:越过,穿过;庖:厨房。越过厨房去吃饭。指办事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成语意思一片红心。指全部忠诚之心。
成语出处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成语意思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成语出处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成语意思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痴呆的骨头。比喻外表好看,内心不有聪明
成语出处《晋书·慕容超载记》:“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
成语意思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不包痴呆的骨头。比喻美好的外表定会有聪明的内心
成语出处《晋书·慕容超载记》:“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
成语意思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子路)也欤。”
成语意思见“一念之差”。
成语出处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口中芙蕖花香》:“此人前身为尼,诵《法华经》二十年,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成语意思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成语意思振:通“赈”,救济。援救落水的人,周济饥渴的人。指帮助落难者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成语意思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成语出处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
成语意思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成语意思原指斗鸡用水喷,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动督促。
成语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成语意思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成语出处《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成语意思瓶、钵: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形容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
成语意思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成语意思不正派的亲密朋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姚公子]自恃富足有余,豪奢成习。好往来这些淫朋狎友,把言语奉承他,哄诱他,说是自古豪杰英雄,必然不事生产,手段慷慨,不以财物为心,居食为志,方是侠烈之士。”
成语意思源:来源。不同流派来自同一本源
成语出处唐·贾束《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慈悲广大兮妙力无边,八万度门兮异派同源。”
成语意思一抔:一捧。坟墓的代称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成语意思银瓶:装水用具;素绠:系在吊桶上的绳索。指井上汲水用具
成语出处唐·陆龟蒙《野井》:“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