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猿猴之臂长而且敏捷,能运气自如。比喻能攻能守,可进可退的作战形势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光弼传》:“不如移军河阳,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势也。”
成语意思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成语意思著:同“着”,着落。眼睛里不能容一点沙子。指对坏人坏事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陶渊明不见督邮》:“渊明不肯束带见乡里小儿,所谓眼不著砂。”
成语意思同“遗编断简”。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入济源寓舍》诗:“遗编坠简文章烂,粝食粗衣岁月长。”
成语意思犹言越过次序。
成语出处林纾《赠伍昭扆太守序》:“久之,荣于时阶进于显密之途,则非循铨资,托引援,未有榆次超秩,用才地以自进者也。”
成语意思同“一寸丹心”。
成语出处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成语意思指书信。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成语意思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成语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成语意思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成语出处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成语意思拟订作战策略,定出奇计。
成语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首策之臣,运筹出奇;虓怒之旅,如虎如螭。”李贤注:“《前书》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是也。’出奇谓陈平从高祖定天下,凡六出奇计。”
成语意思次:次序。伦:次序。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为宰相》:“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
成语意思眼穿:望眼欲穿。眼欲望穿,肠欲盼断。形容盼望、相思之极。
成语出处宋·柳永《安公子》词:“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成语意思裳:裙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成语意思犹一尘不染。
成语出处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
成语意思同“一成不变”。
成语出处《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成语意思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成语出处《魏书》:“遗风余爱,永存不朽。”
成语意思永垂不朽。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
成语意思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吴兴楚王神庙碑》:“为不敬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于兹往烈,永传不朽。”
成语意思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成语意思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