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成语意思比喻十分难受
成语出处关庚寅《“不称心”的姐夫》:“妈妈急得抓心挠肝,想去看看吧,工作脱不开。”
成语意思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成语意思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成语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成语意思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成语意思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某人;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喻若众星拱明月。”
成语意思下坡路: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孙犁《乡里旧闻》:“进善幼年就赶上日子走下坡路,因此学了木匠。”
成语意思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成语意思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成语意思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成语意思恣:放纵。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成语出处《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成语意思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成语意思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志当时在黄泥冈上,被取了生辰纲去,如何回转去见得梁中书,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
成语意思真正的罪犯。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快快出去查明受害的百姓,赶紧指出真凶实犯,本县立刻就要办人!”
成语意思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孙犁《秀露集·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
成语意思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成语意思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成语意思一心一意。
成语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
成语意思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成语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成语意思谓揭示优缺点。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士之执举子业者盈庭,公摘瑕指瑜,无不心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