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成语意思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成语意思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成语出处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成语意思比喻招摇撞骗。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郎,名唤杨先彦,绰号为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
成语意思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成语出处《明史 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证,以伸其说。”
成语意思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肥:肥肉;瘦:瘦肉。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成语意思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成语出处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成语意思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成语出处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成语意思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成语意思比喻稳固的永远不会失业的工作
成语出处茅盾《如是我见我闻》:“饭碗是铁饭碗,职务亦不辛苦,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
成语意思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台温处树旗谣》:“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成语意思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成语意思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成语意思停止生产,等待原料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
成语意思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成语意思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成语意思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成语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成语意思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天官为其一。祈求降福消灾的吉利话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王氏听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个‘天官赐福’条子,笑道:‘你回来了好,这病减了七分之七。’”
成语意思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成语出处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13回:“偏偏天公不做美,疾风凄雨,彻夜飘零,把这般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未免减色三分。”
成语意思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