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成语意思见“涎皮涎脸”。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月娘看不上,说道:‘你真个恁涎脸涎皮的,我叫丫头进来。’”
成语意思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成语意思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成语意思犹舍本求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因悟向来涵养功夫全少,而讲话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成语意思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6回:“这大圣把金箍棒幌一幌,碗来粗细,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
成语意思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成语出处唐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成语意思比喻朋友关系不能继续。
成语出处晋·傅玄《昔思君篇》:“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成语意思犹言邪魔歪道。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你看《禹贡》上面,何尝有一点这种邪魔怪道的话,他却实实在在把水治平了。”
成语意思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成语意思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成语意思犹嬉皮笑脸。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成语意思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成语出处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成语意思株:树根。朽烂的树根,枯干的树木。比喻老朽无能之辈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琼材玉树,却元是朽木枯株。”
成语意思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成语出处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成语意思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
成语出处《南齐书·刘祥传》:“司徒禇渊入朝,以腰扇鄣日。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鄣何益?’”
成语意思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成语意思见“朽木不可雕”。
成语出处《南史·颜延之传》:“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
成语意思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成语出处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成语意思邪恶的鬼怪。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