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寻:探求。探风势,捉影子。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成语出处晋·陆机《演连珠》:“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
成语意思亦作“系风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迹。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成语意思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成语意思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成语出处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成语意思虚:空。空费唇舌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说。”
成语意思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成语意思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成语意思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成语出处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成语意思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成语出处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成语意思嚣浮:浮夸。形容人不踏实可靠
成语出处《新唐书·朱朴传》:“人心嚣浮轻巧。”
成语意思衅:缝隙,引申为争端,事端。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引申为内部。比喻事端或灾祸发生在内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傅燮传》:“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
成语意思挑肥拣瘦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嚣风:喧闹争竞、奔走钻营的风气。指奔走钻营、争权夺利的风气逐渐兴盛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庶僚百位,专断于一司,于是嚣风遂行,不可抑止。”
成语意思犹心腹之疾。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69回:“我兵宜先救心腹之忧,后除手足之患。”
成语意思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成语意思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成语意思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警世钟》:“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成语意思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成语意思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成语出处汉 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阺隤。”
成语意思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成语出处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