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癸亥八月初二日赋

清代况周颐

近尊前、一声河满,声吞和泪肠热。
十年花事伶俜甚,禁得綵幡摧折。
风雨咽。
为已断鹃魂,苦忆啼时血。
情天一发。
念芳约俱寒,坠欢何望,曲怨玉笺裂。
花落后,无那佳人又别。
胭脂犹有残雪。
天涯忍此春消息,不是众芳消歇。
千万结。
剩弱线衰杨,青眼堪愁绝。
倡条冶叶。
问底事干卿,一池吹皱,持恨与谁说。

甘草子 七月初五夜雨

清代况周颐

风雨。
飒飒潇潇,捲地收残暑。
一叶下廊腰,省识秋来路。
低尽碧天凝眸处。
更黭黮、湿云堆絮。
蓦忆江南庾郎赋,比断鸿哀否。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五

清代况周颐

画省三休伫玉珂。
峨冠宝带惹香多。
锦云仙路簇青娥。
似此春华能爱惜,有人芳节付蹉跎。
隔花犹唱定风波。

添字浣溪纱 自题菊梦词

清代况周颐

辛苦回灯忆梦时。
梦馀遗恨满天涯。
丛菊赚人多少泪,况梅枝。
酒畔光阴银凿落,曲中消息玉参差。
雪虐霜欺须拌(去声)得,鬓边丝。

江南好

清代况周颐

怜花瘦,移向绣闺中。
掩却碧纱屏十二,晓来依样有残红。
不敢怨东风。

江南好 咏梅

清代况周颐

娉婷甚,不受点尘侵。
随意影斜都入画,自来香好不须寻。
人在绮窗深。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八

清代况周颐

且驻寻春油壁车。
东风薄劣不关花。
当花莫惜醉流霞。
总为情深翻怨极,残阳偏近茜云斜。
啼鹃说与各天涯。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七

清代况周颐

何处楼台罨画中。
瑶林琼树绚春空。
但论香国亦仙蓬。
未必移根成怅惘,至今顾影越妍浓。
怕无芳意与人同。

临江仙 其八

清代况周颐

危坐促弦弦转急,新愁旧恨难论。
秭归啼血到吴根。
有楼皆蜃市,无地著桃源。
劫外琴书须位置,要他相守心魂。
少留清气在乾坤。
珍珠休换字,金粉易成尘。

临江仙 其七

清代况周颐

西北楼高云海阔,啸歌犹是狂生。
閒愁莫误酒杯行。
多情应笑我,皱水底干卿。
过眼莺花成昨梦,梦回省识飘零。
痴龙作(去声)雨亦悭晴。
吹寒清角怨,何况带潮听。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况周颐简介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