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一

明代刘宗周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
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
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
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
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
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二

明代刘宗周

濯濯园中梅,矫矫雪中植。
凡物贵后凋,君子尚消息。
稍逢天运周,春风意何极。
但嫌少妩媚,妒彼桃李色。
孤赏赖伊人,庶以葆元德。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三

明代刘宗周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
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
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
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
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
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答陈生章侯

明代刘宗周

姜桂固吾性,苦亦不可贞。
甘苦无常好,所贵圣中清。
一觞见孔思,再觞徵周情。
便当百千举,冷然成独醒。
独醒不成醉,还以荐嘤鸣。
愿子欣然来,无托高阳行。
刘伶与李白,千载留芳名。

春暮和紫眉通城感怀

明代刘宗周

无限春愁带客浓,残书数卷出尘封。
空怀建策同三表,莫问留行是万钟。
南国莺花随梦尽,孤城涕泪为谁容。
凭君且博清斋坐,明月瑶琴风入松。

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濂溪先生萍乡诗韵

明代刘宗周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
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
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
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顾高诸先生皆有祠堂在山麓)。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一 (海宁)太常磊斋吴公

明代刘宗周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
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
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御史台联

明代刘宗周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一

明代刘宗周

翩然一往兴何酣,再访云门道自南。不尽溪山供野鹿,几多营窟老春蚕。

风随樵径仍朝暮,病减维摩可二三。此日寄声同调去,故人今已卜茅庵。

酬别长安友人呈于参政张副院

明代刘宗周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却教空谷传骊唱,落日浮云满帝州。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宗周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