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754首
类型:
写景 咏物 春天 菊花 夏天 柳树 写马 秋天 月亮 田园 冬天 山水 边塞 写雨 写山 地名 写雪 写水 抒情 写风 长江 爱国 写花 黄河 离别 梅花 儿童 送别 荷花 写鸟 思乡 读书 爱情 思念 励志 惜时 哲理 婉约 豪放 闺怨 悼亡 诗经 民谣 写人 节日 老师 春节 母亲 友情 战争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楚辞 七夕 乐府 中秋 怀古 重阳 忧民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宋词精选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古文观止 小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仔细曾穷究。想六地众生,强揽闲愁。恰才得食饱,又思量、骏马轻裘。有骏马,有轻裘。又思量、建节封侯。假若金银过北斗。置下万顷良田,盖起百尺高楼。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贪利禄。竞虚名,惹机勾。岂知身似、水上浮沤。贪恋气财并酒色,不肯上、钓鱼舟。荒尽丹田三顷,荆棘多稠。宝藏库、偷了明珠,铁灯盏、渗漏了清油。水银迸散难再收。大丹砂甚日成就。杀曾叮咛劝,劝著后,几曾。苦海深,波浪流。心闲无事却垂钩。呜呼锦鳞终不省,摇头摆尾,姿纵来来,往戏波流。愚迷子,省贪求。只为针头上名利。等闲白了少年头。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
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
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度日若聋盲,诮不识、丹砂炉灶。
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汝奉全真,继分五祖,略将宗派称扬。老君金口,亲付与西王。
圣母赐、东华教主,东华降、钟离承当。传玄理,富春刘相,吕祖悟黄粱。
登仙弘誓愿,行缘甘水,复度重阳。过山东游历,直至东洋。
见七朵金莲出水,丘刘谭马郝孙王。吾门弟,天元庆会,万朵玉莲芳。
方觅残,馀蒙庵主,邀便出黄粱。中生秀,唯我最堪当。
内冲和九转,般运、二气飘扬。飙动,楼上下,出入呼光芒。
殃。取象滋,羊味酒,醴俱忘。灵真一点,圆照圭璋。印白莲秀艳,清净、别恁馨香。
华静,衣前引,齐唱满庭芳。
玉芝一味通贤圣。这药治、真灵性。虚空臼内稳铺排,金刚杵、捣成精莹。
摩诃般若蜜多和,炼熟后、搓为铤。大悲千手丸来正。
太阳火、烹炮定。堪宜使用黄芽,八琼水、共煎清净。
从兹服了得长生。便永永、成功行。
平昔开怀,今朝阐醮,就中别有清欢。风朋霞友,皆至并擎丹。
唯许泾阳旧契,俱澄净、眼界敷宽。专邀请,诸公上士,总愿赴仙坛。
同攒。崇大道,不须笺乳,何用沉檀。把心香爇起,众圣来观。
察得功圆行满,还应是、齐在云端。修真事,兹宵并喜,一一尽乘鸾。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诗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