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春游曲(录一)

清代吴蔚光

秋报门西是殿桥,碧罗春水划双桡。
宛将金剪裁为带,分束吴娘一搦腰。
注:三桥:城西山前塘由东向西依次坐落三座桥,俗称头条桥、二条桥、三条桥。每到农历三月三上巳节,沿山前塘至藏海寺里人拜香活动,游人如织。  秋报门:即西门,宋建炎年间知县李闿之始建。明嘉靖年间知县王鈇重修城墙,易名为阜成门。  殿桥:在城西山前塘上,明朝称“田桥”,清乾隆年间称殿桥。后累有修缮,因桥西通大、小湖甸村,改名甸桥,俗名“头条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秋报门西殿碧罗春水
金剪吴娘一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猜您喜欢

题王原祁虞山秋色图

清代弘历

虞山山色朝夕变,惟有秋光最可人。
老笔萧萧为写照,高松落落皆传神。
尽饶红叶争繁艳,却与白云结好邻。
吴下年年秋不改,麓台几度参迷因。

读钝吟集

清代曹锡宝

剪彩裁琼苦用心,平生蒙叟是知音。
西昆亦有传衣派,持论新城太刻深。

补溪草堂歌

清代刘大櫆

补溪有草堂,乃在虞山之东四十里。
宋室遗民顾隐君,读书求志居于此。
裔孙奕叶起甲第,手植芙蓉遍溪水。
古桧阴森墓上枝,流霞照耀相思子。
数百年称顾氏庐,后来却归钱尚书。
尚书声名动台斗,善党峥嵘作魁首。
车马门前问字来,美人歌舞陈尊酒。
不知沧海几扬尘,此地还依旧主人。
依然红豆长萌蘖,当日樵夫摧作薪。
顾家经求代不替,国子先生勇绝伦。
遂将诗体尽发覆,高源一一寻昆仑。
乃知世业在德守,文章小技未为尊。
曾将草露比富贵,惟有处士名长存。
不见长安苑囿地,颓垣败甓乌鸟喧。
草堂突兀溪水滨,历宋元明传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