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其三

明末清初顾炎武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去夏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入海)。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汎海查。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按:1、这首诗反对向日本乞师,以为恢复的希望应寄托在唐王身上。首两句从明代防倭的史事引起全诗。乍浦,在浙江平湖县东南。南沙,在上海崇明县南。《明史·兵志》:“嘉靖廿三年,时倭寇纵掠杭、嘉、苏、松,南京御史屠仲律言五事,其守海口云:守鳖子门乍峡(即乍浦),使不得近杭、嘉。”《读史方舆纪要》也载南沙驻有守御官军营。终古,从古以来。提封,国土。《汉书·刑法志》:“提封万井”,李奇注:“提,举出,举四封之内也”。2、“万里”二句:原注:“去年,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入海口(福山在常熟县北四十里,临长江;海口, 即崇明县海口)。”刘孔昭, “崇祯时出督南京操江。福王之立,与马士英、阮大铖比(相勾结),后航海不知所终”(见《明史》卷一二八)。作者认为刘孔昭航海往日本。3、“楼船”二句:说唐王的部队已授命抗清复国,渡日乞师徒劳无益。敕,帝王的诏书。博望,汉代张骞,封博望候,相传他曾乘槎寻求河源。事见《汉书·张骞传》。槎,船。这里以张骞比似刘孔昭。2、“愁绝”二句:写作者盼望恢复之理由的迫切心情。王师,指唐王的军队。据《南略》记载,郑鸿逵、郑彩各领兵数千,号称数万,“出关百里,(左饣右侯)饷不行,逗留月余。内催二将檄如雨,乃不得已。逾关行四五百里”。 〔一四〕这首诗总结前三章,写作者对时局的感慨。“长看”二句:写国破家亡后的渗淡景象。作者此时避乱于常熟语濂泾,芜城也可能特指扬州,说西望日落扬州,它是史可法殉国处;东望云生海上,海上是鲁王飘泊处。抚今追昔,倍增感慨。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南营北南终古提封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一军旗鼓向天
楼船博望海查
愁绝王师不到寒涛东起日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的诗词>>
猜您喜欢

自题履错集赠戴家妙

当代秦鸿

家崔崒兮俯潋滟,遍写白云春酒酽。
回看日色下江流,沙觜横生新坛坫。

又詶傅处士次韵 其一

明末清初顾炎武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金缕曲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

清代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兄怀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