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粉开(粉开)
王建郭家溪亭诗见红艳下 ——《骈字类编》
红艳 hóng yàn
红而艳丽 ——《整理自网络》
塞 sāi/sài/sè《國語辭典》
塞 [ sè ]
动- 阻隔不通。如:「堵塞」、「阻塞」、「闭塞」。《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充满。如:「充塞」。《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 推托、应付。如:「搪塞」、「塞责」。
- 补救。《汉书·卷七一·于定国传》:「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
塞 [ sài ]
名- 险要的地方。如:「要塞」。《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山有九塞,泽有九薮。」汉·高诱·注:「险阻曰塞。」
- 边境。如:「边塞」、「关塞」。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酬报神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祷。」《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牋》:「西塞江源,望祀民山。」通「赛」。
塞 [ sēi ]
- (一)之又音。
塞 [ sāi ]
名- 封口的东西,通常用软木或塑胶制成。如:「瓶塞」、「活塞」、「软木塞」。也称为「塞子」。
- 填满空隙。如:「嘴里塞满了糖果。」
- 受阻不畅。如:「塞车」、「这条路每到下班时间就交通堵塞。」
溪花
唐 李白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
唐 赵嘏 遣兴二首 其一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 其三 偏爱张园好风景,半天高柳卧溪花。
元 郭钰 二月初晴题淦西居人楼壁 云连野树深藏径,风捲溪花乱入帘。 ——《骈字类编》
唐 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
唐 赵嘏 遣兴二首 其一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 其三 偏爱张园好风景,半天高柳卧溪花。
元 郭钰 二月初晴题淦西居人楼壁 云连野树深藏径,风捲溪花乱入帘。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