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亲鱼鸟,惊心怯鼓鼙。

皇甫冉唐代〕《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

前程观拜庆,旧馆惜招携。荀氏风流远,胡家清白齐。
川回吴岫失,塞阔楚云低。举目亲鱼鸟,惊心怯鼓鼙。
人稀渔浦外,滩浅定山西。无限青青草,王孙去不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举目鱼鸟惊心鼓鼙

举目(舉目)jǔ mù
抬眼望。《晋书·王导传》:“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二:“ 新亭 举目风景切, 茂陵 著书消渴长。” 明 高明 《琵琶记·勉食姑嫜》:“栖惶处,见慟哭饥人满道,叹举目将谁倚赖。”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奇材剑客今岂絶,奈此举目都茫茫。”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1.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2. 婚姻:~事。
  3.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4.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5.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6.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7.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亲 [ qìng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读轻声)。
    鱼鸟(魚鳥)yú niǎo
    (1).鱼和鸟。常泛指隐逸之景物。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隋书·隐逸传序》:“狎玩鱼鸟,左右琴书。” 唐 韩愈 《海水》诗:“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参见“ 鱼鸟慕 ”。
    (2).指梦境。语本《庄子·大宗师》:“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 宋 梅尧臣 《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  ——《漢語大詞典》
    惊心(驚心)jīng xīn
    (1).惊惧的心境。《战国策·楚策四》:“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唐 刘言史 《偶题》诗之二:“得罪除名謫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2).内心感到惊惧或震动。 宋 张耒 《伤春》诗之四:“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明 刘基 《松风阁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使人骇胆而惊心。” 老舍 《四世同堂》八:“他很希望街上有了惊心的改变,好使他咬一咬牙,管什么父母子女,且去身赴国难。”  ——《漢語大詞典》
    怯 qiè《國語辭典》

    怯 [ ​què ]

    语音
    1. 畏缩、害怕。如:「畏怯」、「胆怯」。宋·辛弃疾〈鹧鸪天·翰墨诸君久擅场〉词:「黄花不怯秋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元·许衡〈满江红·河上徘徊〉词:「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1. 娇羞、忸怩。如:「羞怯」、「娇怯」。
    2. 虚弱、懦弱。《史记·卷七○·张仪传》:「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一来我们身小力怯,著甚来由吃挨吃搅?」
    3. 外表或风度不大方、土土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卖水烟的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爷是个怯公子哥儿,便低了头出去了。」《负曝闲谈·第七回》:「一举一动,都存一点小心,怕人家说他怯,笑他不开眼。」

    怯 [ ​qiè ]

    读音
    1. (一)​之读音。
    鼓鼙 gǔ pí
    亦作“ 鼓鞞 ”。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 遣六军兵马使 张知节 、 乌崇福 、羽林军使 长孙全绪 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 韩公堆 ,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
    (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 唐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为客贪虾菜,逢人厌鼓鼙。”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