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溪田
唐 王建 赠溪翁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十三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骈字类编》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十三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骈字类编》
借 jiè《國語辭典》
借 [ jiè ]
动- 暂时向人告贷财物。如:「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左传·定公九年》:「尽借邑人之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借人典籍,皆须爱护。」
- 把财物暂时给他人使用。如:「这支笔借你用一下。」《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
- 赞许。《隋书·卷二五·刑法志》:「武帝敦睦九族,优借朝士。」《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
- 假托、利用。如:「借刀杀人」、「借题发挥」。
- 帮助。《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 倚靠、凭借。如:「借重」、「借助」。
- 假使、假设。唐·元稹〈遣病〉诗:「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四邻(四鄰)sì lín
(1).犹四辅。天子左右的大臣。《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孔 传:“四近前后左右之臣。”《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承,左曰辅,右曰弼……《书》曰‘钦四邻’,此之谓也。”《管子·四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参见“ 四辅 ”。
(2).四方邻国。《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吴子·料敌》:“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国家治,则四邻贺;国家乱,则四邻散。”
(3).周围邻居。 汉 刘向 《列女传·周主忠妾》:“主闻之乃厚币而嫁之,四邻争娶之。”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老残游记》第十五回:“火起之时,四邻人等及河上夫役,都寻觅了水桶水盆之类,赶来救火。”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前一些时这里颇多谣言,现在安静了。我们一动也没有动,不过四邻搬掉的多,冷静而已。”
(4).四方;周围。《汉书·礼乐志》:“五神相,包四邻。” 颜师古 注:“包,含也。四邻,四方。” 唐 裴度 《夏日对雨》诗:“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宋 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诗:“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5).指周围邻近的人。 唐 韩愈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书记之任亦难……赞天子施教化,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 ——《漢語大詞典》
(2).四方邻国。《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吴子·料敌》:“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国家治,则四邻贺;国家乱,则四邻散。”
(3).周围邻居。 汉 刘向 《列女传·周主忠妾》:“主闻之乃厚币而嫁之,四邻争娶之。”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老残游记》第十五回:“火起之时,四邻人等及河上夫役,都寻觅了水桶水盆之类,赶来救火。”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前一些时这里颇多谣言,现在安静了。我们一动也没有动,不过四邻搬掉的多,冷静而已。”
(4).四方;周围。《汉书·礼乐志》:“五神相,包四邻。” 颜师古 注:“包,含也。四邻,四方。” 唐 裴度 《夏日对雨》诗:“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宋 苏轼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诗:“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5).指周围邻近的人。 唐 韩愈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书记之任亦难……赞天子施教化,而又外与宾客四邻交。” ——《漢語大詞典》
不省 bù xǐng
(1).不察看。《礼记·礼器》:“礼,不可不省也。” 郑玄 注:“省,察也。”
(2).引申为不检查。《汉书·晁错传》:“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 颜师古 注:“省,视也。”
(3).不领悟;不明白。《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 ﹞为他人言,皆不省。”《新唐书·宇文士及传》:“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啗之。”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女娘每不省越着迷。”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于文襄之敏》:“一日,上召公及 梁 入,復诵天章,公目 梁 , 梁 不省。”
(4).不理会。《后汉书·翟酺传》:“书奏不省,而外戚宠臣咸畏恶之。” 宋 叶适 《王木叔诗序》:“初, 木叔 仕二十餘年,未尝觅举,予屡言於执政,不省。”《明史·王诏传》:“ 詔 上疏力諫,不省。”
(5).谓未见过。 唐 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不节约。《史记·平準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不检查。《汉书·晁错传》:“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 颜师古 注:“省,视也。”
(3).不领悟;不明白。《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 ﹞为他人言,皆不省。”《新唐书·宇文士及传》:“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目,阳若不省,徐啗之。”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女娘每不省越着迷。”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于文襄之敏》:“一日,上召公及 梁 入,復诵天章,公目 梁 , 梁 不省。”
(4).不理会。《后汉书·翟酺传》:“书奏不省,而外戚宠臣咸畏恶之。” 宋 叶适 《王木叔诗序》:“初, 木叔 仕二十餘年,未尝觅举,予屡言於执政,不省。”《明史·王诏传》:“ 詔 上疏力諫,不省。”
(5).谓未见过。 唐 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之二:“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
不节约。《史记·平準书》:“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 ——《漢語大詞典》
解忧(解憂)jiě yōu
(1).解除忧愁。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宋 陆游 《上殿札子》:“陛下虽居万乘之贵,孰与解忧哉?” 明 刘基 《题陈太初画扇》诗:“炎天玉烁水银流,琴上薰风可解忧。”
(2).长踦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蟏蛸》:“《採兰杂志》:长踦,一名青鸟,一名解忧。”参见“ 长踦 ”。 ——《漢語大詞典》
(2).长踦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昆虫·蟏蛸》:“《採兰杂志》:长踦,一名青鸟,一名解忧。”参见“ 长踦 ”。 ——《漢語大詞典》
身 shēn《國語辭典》
身 [ shēn ]
名- 軀體的總稱,或專指軀幹。如:「搜身」、「翻身」、「隨身攜帶」、「身長七尺」。《孟子·告子下》:「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首身離兮心不懲。」
- 物體的中心或主要部分。如:「車身」、「船身」、「機身」。
-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五臟六腑,顯出在外,方才氣斷身絕。」
- 自己。如:「以身作則」。《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戰國策·趙策四》:「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稱身就位,計能受祿 。」
- 身分、地位。如:「出身寒微」、「身敗名裂」。《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 女子懷孕稱為「有身」。《詩經·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金瓶梅·第四○回》:「一腳躡滑了,把個六、七個月身扭吊了。」
- 量詞。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菩薩五百身。」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親自。如:「身臨其境」。《墨子·號令》:「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
- 第一人稱,相當於「我」。魏、晉朝人多自稱為「身」。《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張飛傳》:「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日當與君共談析理。」
身 [ juān ]
- 參見「身毒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