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皇甫冉唐代〕《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积水天堑连山帝乡

积水(積水)jī shuǐ
(1).聚水。《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附录《一九四九年日记·四月十三日》:“天雨,昨夜有雷声,今日路上积水,沟渠皆盈。”
(2).指积聚的水。《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有何物?” 宋 赵师侠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词:“积水满春塍,緑波翻鬱鬱,露秧针。” 金 元好问 《山居杂诗》之六:“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3).指江海、湖泊或池沼。 南朝 宋孝武帝 《登作乐山》诗:“屯烟扰风穴,积水溺云根; 汉 潦吐新波, 楚 山带旧苑。”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积水驾 三峡 ,浮龙傍长津。”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积水不可极,安知 沧海 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何老庵》:“菴后有积水,曰 豢龙池 ,相传 何老 扰龙处。”  ——《漢語大詞典》
澄 chéng/dèng《國語辭典》

澄 [ chéng ]

  1. 水静止而清澈。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微而列坐,左对青山;俯磐石而开襟,右临澄水。」

澄 [ dèng ]

  1. 使沉淀、清澈。如:「把这盆水澄一澄。」
天堑(天塹)tiān qiàn
亦作“ 天壍 ”。
(1).天然的壕沟。言其险要可以隔断交通。多指 长江 。《隋书·五行志下》:“ 长江 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渡耶?”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金陵 空壮观,天堑浄波澜。” 金 邓千江 《望海潮·上兰州守》词:“云雷天壍,金汤地险,名藩自古 皋兰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酋困》:“一则有 长江 天堑之险,二则有元帅甲兵之勇。”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指别的江河。 宋 柳永 《望海潮》词:“云树绕隄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此指 钱塘江 。 金 李汾 《汴梁杂诗》之三:“天堑波光摇落日, 太行 山色照中原。”此指 黄河 。  ——《漢語大詞典》
连山(連山)lián shān
(1).《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帝乡(帝鄉)dì xiāng
(1).天宫;仙乡。《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文选·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刘良 注:“帝乡,天帝之乡也。” 宋 王安石 《和韩子华斋居晚兴》诗:“追攀坐嘆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 郁达夫 《金丝雀》诗之二:“早知骨里藏红豆,悔驾天风出帝乡。”
(2).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清 顾炎武 《京阙篇》:“帝乡秋惝怳,天闕岁峥嶸。” 郑泽 《有寄》诗:“昨夜春风归帝乡,杏花依约出东墙。”
(3).帝王的故乡。《后汉书·刘隆传》:“ 河南 帝城,多近臣; 南阳 帝乡,多近亲。”《陈书·吴明彻传》:“世祖谓 明彻 曰:‘ 吴兴 虽郡,帝乡之重,故以相授,君其勉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