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鬟转面掩双袖。

王建唐代〕《白纻歌二首

天河漫漫北斗璨,宫中乌啼知夜半。新缝白纻舞衣成,
来迟邀得吴王迎。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后庭歌声更窈窕。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城头乌栖休击鼓,
青娥弹瑟白纻舞。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珮满中庭。此时但愿可君意,
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低鬟转面双袖

低鬟 dī huán
犹低首,低头。用以形容美女娇羞之态。 唐 刘禹锡 《伤秦姝行》:“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清 缪艮 《沈秀英传》:“﹝ 秀英 ﹞低鬟一笑,行酒数行,坐客皆为心醉。”  ——《漢語大詞典》
转面(轉面)zhuǎn miàn
比喻极短的时间。 宋 梅尧臣 《椹涧昼梦》诗:“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漢語大詞典》
掩 yǎn《國語辭典》

掩 [ yǎn ]

  1. 遮蔽。《礼记·月令》:「君子齐戒,处必掩身。」《红楼梦·第五七回》:「三人听说,忙掩了口,不提此事。」
  2. 关闭。如:「虚掩房门」。《南史·卷二六·袁湛传》:「席门常掩,三迳裁通。」唐·李白〈拟恨赋〉:「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
  3. 停止。汉·班昭〈女诫〉:「是故室人和则谤掩,外内离则恶扬。」《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人掩乐停音。」
  4. 袭击、偷袭。《史记·卷九○·彭越传》:「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隋书·卷七○·李密传》:「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陁众溃。」
双袖(双袖)
唐 元稹 送致用 泪沾双袖血成文,不为悲身为别君。
唐 白居易 新乐府 胡旋女 戒近习也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唐 王建 白纻歌二首 其一 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宋 周必大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二小诗约坐客同赋 其一 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宋 范成大 落鸿 只道一番新雨过,谁知双袖倚楼寒。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