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灵池(靈池)líng chí
(1).池的美称。 唐 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唐 白居易 《昆明春水满》诗:“往年因旱灵池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唐 王建 《温门山》诗:“灵池出山底,沸水衝地脉。”
(2).道家语。指心灵。《云笈七籤》卷九八:“然秽思不豁,鄙恡内固,淫念不斩,灵池未澄,将未得相与论内外之期,汎二景之交耳!” ——《漢語大詞典》
(2).道家语。指心灵。《云笈七籤》卷九八:“然秽思不豁,鄙恡内固,淫念不斩,灵池未澄,将未得相与论内外之期,汎二景之交耳!” ——《漢語大詞典》
出山 chū shān
(1). 晋 谢安 神识沉敏,少有重名,高卧 东山 ,屡辟不出。及 桓温 请为司马,始出仕治事,终为朝廷重臣。见《晋书·谢安传》。后以“出山”比喻出仕或担任某种职务,从事某种事情。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现任大臣子弟登第》:“ 文毅 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老残游记》第四回:“承两位过爱,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将来如要出山,再为奉恳。” 巴金 《灭亡》:“然而亲戚朋友中有许多人觉得他有非常之才,不出山济世,未免可惜,也曾劝他出来做一点事。”
(2).谓在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 唐 崔峒 《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出山逢乱世,乞食觉人稀。”《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方才想起:‘临出山时,仙长传授我的偈语,第二句道“听简而问”。’”
(3).冒出新山。由于部分地壳隆起或火山爆发而造成。 ——《漢語大詞典》
(2).谓在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 唐 崔峒 《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出山逢乱世,乞食觉人稀。”《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方才想起:‘临出山时,仙长传授我的偈语,第二句道“听简而问”。’”
(3).冒出新山。由于部分地壳隆起或火山爆发而造成。 ——《漢語大詞典》
底 dǐ/de《國語辭典》
底 [ dǐ ]
名- 器物或物體的最下部分。如:「鞋底」、「碗底」、「海底」、「井底」。
- 根源、底細。如:「謎底」、「揭底」、「摸底兒」、「尋根究底」。
- 末了、盡頭。如:「年底」、「月底」。
- 草稿、原本。如:「草底」、「存底」、「留個底兒」。
- 基本組成部分。如:「班底」、「紅底金字」。
- 到達。如:「終底於成」、「無所底極」。
- 何?什麼。表疑問。如:「干卿底事?」宋·蘇軾〈謝人見和前篇〉詩二首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底 [ de ]
助- 結構助詞。用在名詞或代名詞後面,表示所有的意思。如:「我底書」、「他底筆」。同「的 」。
沸水 fèi shuǐ
(1).喷泉。多指温泉。《吕氏春秋·求人》:“丹粟漆树,沸水漂漂。”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有冰水沸水,饮者千岁。”《艺文类聚》卷九引 北周 王褒 《温汤碑》:“火井飞泉,垂天远扇,焦源沸水,衝流迸集。”
(2).煮沸的水,开水。 鲁迅 《书信集·致萧红》:“前天,孩子的脚给沸水烫伤了。” 茅盾 《子夜》十五:“立刻全车间静荡荡地没有一点声音,只那些釜里盆里的沸水低低地呻吟。”
(3).方言。从溪边引进来用以灌田的水。 许杰 《放田水》五:“这沸水,我也有份的哟,谁个说不许我放呢?” ——《漢語大詞典》
(2).煮沸的水,开水。 鲁迅 《书信集·致萧红》:“前天,孩子的脚给沸水烫伤了。” 茅盾 《子夜》十五:“立刻全车间静荡荡地没有一点声音,只那些釜里盆里的沸水低低地呻吟。”
(3).方言。从溪边引进来用以灌田的水。 许杰 《放田水》五:“这沸水,我也有份的哟,谁个说不许我放呢?” ——《漢語大詞典》
冲 ( 沖 衝 ) chōng/chòng《國語辭典》
- 「沖 」的異體字。
地脉(地脈)dì mài
亦作“ 地脉 ”。
(1).指地的脉络;地势。《史记·蒙恬列传》:“起 临洮 属之 辽东 ,城壍万餘里,此其中不能无絶地脉哉?此乃 恬 之罪也。” 唐 孟浩然 《送吴宣从事》诗:“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宋 丁开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晚宿君山联句》:“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絶。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 邓艾 先度了地脉,故留 蜀 兵下寨之地;地中自 祁山 寨直至 蜀 寨,早挖了地道,待 蜀 兵至时,於中取事。”
(2).指地下水。 唐 孟云卿 《放歌行》:“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西游记》第二八回:“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 清 吴伟业 《黄河》诗:“河流天上改,地脉水中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地脉互流通,出泉歧路各。”
(3).地中穴道。《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太湖 中有 包山 ,山下有洞穴,潜行地中无所不通,谓之 洞庭 地脉者也。”
(4).旧时迷信风水者谓地形好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天目山》:“ 天目山 前水嚙磯,天心地脉露危机。” 康濯 《三面宝镜》:“ 王老殿 ,五十多岁。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 ——《漢語大詞典》
(1).指地的脉络;地势。《史记·蒙恬列传》:“起 临洮 属之 辽东 ,城壍万餘里,此其中不能无絶地脉哉?此乃 恬 之罪也。” 唐 孟浩然 《送吴宣从事》诗:“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宋 丁开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晚宿君山联句》:“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絶。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 邓艾 先度了地脉,故留 蜀 兵下寨之地;地中自 祁山 寨直至 蜀 寨,早挖了地道,待 蜀 兵至时,於中取事。”
(2).指地下水。 唐 孟云卿 《放歌行》:“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西游记》第二八回:“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 清 吴伟业 《黄河》诗:“河流天上改,地脉水中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地脉互流通,出泉歧路各。”
(3).地中穴道。《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太湖 中有 包山 ,山下有洞穴,潜行地中无所不通,谓之 洞庭 地脉者也。”
(4).旧时迷信风水者谓地形好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天目山》:“ 天目山 前水嚙磯,天心地脉露危机。” 康濯 《三面宝镜》:“ 王老殿 ,五十多岁。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