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动-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丹砂 dān shā
亦作“ 丹沙 ”。
(1).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
(2).指丹砂炼成的丹药。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味灵丹沙,气验青雘。”《宋史·薛居正传》:“﹝ 居正 ﹞因服丹砂遇毒……吐气如烟燄,舆归私第卒。”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五君得家字》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邛 弹緑綺。” ——《漢語大詞典》
(1).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
(2).指丹砂炼成的丹药。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味灵丹沙,气验青雘。”《宋史·薛居正传》:“﹝ 居正 ﹞因服丹砂遇毒……吐气如烟燄,舆归私第卒。” 明 谢榛 《元夕道院同公实五君得家字》诗:“乘閒来紫府,垂老问丹砂。”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邛 弹緑綺。” ——《漢語大詞典》
光 guāng《國語辭典》
光 [ guāng ]
名- 能由视觉器官接收,使人察觉物体存在的电磁辐射。如:「日光」、「灯光」。
- 荣耀、名誉。如:「为国争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 景色。如:「风光」、「观光」、「春光明媚」。
- 时间。如:「光阴」、「时光」。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 恩惠、好处。常用在客套话。如:「沾光」、「叨光」。《红楼梦·第二二回》:「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
- 姓。如晋代有光逸。
- 彰显、发扬。《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裸露。如:「光著脚丫子」、「光著身子」。
- 明亮。如:「光天化日」。《文选·扬雄·羽猎赋》:「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 平滑。如:「光滑」。唐·韩愈〈进学解〉:「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 完、尽。如:「吃光」、「用光」、「花光」。
- 仅、只。如:「光说不做」。《红楼梦·第一○一回》:「也不光为我,就是太太听见 也喜欢。」
- 对人说的客套话。如:「欢迎光临」。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 出名,有名望:~人。~达。
- 名声:令~(好名声)。丑~。
-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 姓。
钟乳(鍾乳)zhōng rǔ
(1).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其状似乳,故称。《周礼·考工记·凫氏》“篆间谓之枚”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枚,钟乳也。” 孙诒让 正义:“ 阮元 云:‘余所见古钟甚多,大小不一,而皆有乳,乳即枚也。其枚或长而鋭,或短而钝,或且甚平漫,钟不一形。’……《北堂书钞·乐部》引《乐纬汁图徵》云:‘君子鑠金为鐘,四时九乳。’ 宋均 注云:‘九乳,法九州也。’案:四时谓带有四,九乳谓枚有九也。”
(2).钟乳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尝梦捫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太子右庶子 高季辅 上疏陈得失,特赐钟乳一剂。谓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元 马祖常 《寄舒真人》诗:“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韩北屏 《非洲夜会·撒哈拉的落日》:“这情景,很像我们突然走进一座悬满彩色钟乳的岩洞,既赞叹它美丽,同时又对它的变幻莫测、寂静异常感到惊骇一样。” ——《漢語大詞典》
(2).钟乳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尝梦捫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太子右庶子 高季辅 上疏陈得失,特赐钟乳一剂。谓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元 马祖常 《寄舒真人》诗:“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韩北屏 《非洲夜会·撒哈拉的落日》:“这情景,很像我们突然走进一座悬满彩色钟乳的岩洞,既赞叹它美丽,同时又对它的变幻莫测、寂静异常感到惊骇一样。” ——《漢語大詞典》
滴 dī《國語辭典》
滴 [ dī ]
名- 点状的液体。如:「水滴」、「雨滴」、「汗滴」。
- 量词。计算液体下滴数量的单位。如:「几滴雨」、「两滴眼泪」、「数滴汗水」。
- 液体呈点状往下掉。如:「汗水直往下滴。」、「滴上眼药水。」南唐·李煜〈忆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