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

韩翃唐代〕《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

孤舟行远近,一路过湘东。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
公河映湘竹,水驿带青枫。万里思君处,秋江夜雨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湘竹水驿青枫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河 hé《國語辭典》

河 [ hé ]

  1. 水道的通称。如:「河流」、「运河」。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黄河的简称。如:「河套」。
  3. 成河川状的群体。如:「星河」、「银河」。
  4. 姓。如南北朝时有河祯。
映 yìng《國語辭典》

映 [ yìng ]

  1. 照射。南朝宋·謝靈運〈夜發石關亭〉詩:「亭亭曉月映,泠泠朝露滴。」《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陳後主沈皇后傳》:「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2. 光線照在物體反射出來。如:「倒映」。北周·庾信〈詠畫屏風詩〉二五首之五:「狹石分花逕,長橋映水門。」宋·陸游〈東湖新竹〉詩:「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1. 日光、光影。南朝梁·任昉〈落日泛舟東谿〉詩:「交柯溪易陰,反景澄餘映。」
湘竹 xiāng zhú
(1).即湘妃竹。 唐 白居易 《江上送客》诗:“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清 唐孙华 《笔床》诗:“湘竹离离欲作堆,书籤砚匣自追陪。”
(2).借指竹席。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庭户。”  ——《漢語大詞典》
水驿(水驛)shuǐ yì
(1).水路驿站。 唐 朱庆余 《送韦繇校书赴浙东幕》诗:“水驛近船水,山城候骑尘。”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 清 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词:“水驛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水驛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臺。”
(2).水上驿路。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扬帆借天风,水驛苦不缓。” 清 朱彝尊 《送杜少宰视海闽粤》诗之一:“山程伐岭復见岭,水驛下瀧还上瀧。” 谢英伯 《苏州道中阻雨》诗:“驴背风刀蓬背雨,赚人水驛又山程。”  ——《漢語大詞典》
带 ( 帶 ) dài
带 [ dài ]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
  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
  3. 车轮胎:车~。外~。
  4. 区域:地~。温~。
  5. 佩戴,披挂:~孝。~剑。
  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
  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
  8. 含有,呈现:~电。~伤。
  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
  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青枫(青楓)qīng fēng
(1).苍翠的枫树。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清 陈维嵩 《念奴娇·送子万弟之睢阳》词:“白板船开,青枫树老,极目徒悲切。”
(2).见“ 青枫浦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