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艺临诸友,能文即我师。

司空曙唐代〕《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苗公即参军舅氏)

思君宁家宅,久接竹林期。尝值偷琴处,亲闻比玉时。
高人不易合,弱冠早相知。试艺临诸友,能文即我师。
凌寒松未老,先暮槿何衰。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寿堂乖一恸,奠席阻长辞。因沥殊方泪,遥成墓下诗。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试艺诸友能文我师

试艺(試藝)shì yì
(1).考察、测试才能、学业。 北周 昙积 《谏周太祖沙汰僧表》:“爰降明詔,责其试艺,颁下诸州,问其课业。” 唐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诗:“试艺临诸友,能文即我师。”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十八艺》:“ 山西 李通 行教京师,无人可与为敌,遂应募为第一。较其试艺,十八事皆能。”
(2).指应试的文字。 元 黄溍 《送富州陈教授诗序》:“善为古诗文、试艺,乡闈一不中,輒束书而归,若将终身焉。”  ——《漢語大詞典》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诸友(诸友)
诗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分类字锦》
能文 néng wén
善于属文。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宋史·文苑传四·萧贯传》:“俊迈能文,尚气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长洲 王惕甫 …… 乾 嘉 间号称能文,与 秦小峴 、 鲁絜非 、 龚海峯 、 武虚谷 诸君,旗鼓相接。”  ——《漢語大詞典》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1.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 到、登上。如:「即位」。
  3.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1.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1.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2.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3.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1.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我师(我師)wǒ shī
(1).对道人、法师的亲切称呼。《红楼梦》第一回:“石头笑曰:‘我师何太痴耶!’”
(2).鸟名。详“ 我师禽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