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回身(迴身)huí shēn
转身。 汉 傅毅 《舞赋》:“迴身还入,迫於急节。” 晋 孙绰 《情人碧玉歌》:“感郎不羞赧,迴身就郎抱。” 洪深 《申屠氏》第二本:“那婢子十分羞惭,回身朝墙,藏了脸。” ——《漢語大詞典》
暂 ( 暫 ) zàn
暂 [ zàn ]
- 不久,短时间:~时。~且。~缓。~停。~行办法。
- 猝然。
- 始,初:“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起”。
下 xià《國語辭典》
下 [ xià ]
名- 低处、底部。与「上」相对。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犹水之就下。」
- 称隶属于人者、地位较低者。如:「部下」、「手下」、「属下」、「名下」。《文选·曹冏·六代论》:「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 内、里面。如:「心下」、「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话下」。
- 方面。如:「四下看一看」。《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两下相思不相见,知他相会是何年。」
- 在某个期间或时节。如:「目下」、「时下」、「年下」、「眼下」。《红楼梦·第三一回》:「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 量词。计算动作次数的单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红楼梦·第四七回》:「用拳头向他身上擂了几下。」
- 由高至低、降落。如:「下雨」、「下山」、「下坠」、「顺流而下」。《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二》:「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 攻克。如:「不战而下」、「连下三城」。《史记·卷八○·乐毅传》:「齐城不下者,两城耳。」《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
- 放入、投入。如:「下面」、「下毒药」、「下调味料」、「下网捕鱼」。
- 进入。如:「下水」、「下场比赛」。《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家太老爷做著贵州的都督府,我是回来下场的。」
- 拆卸、除去。如:「下货」。《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过三日再不出,叫人来摘门下瓦。」
- 离去、退场。如:「鞠躬下台」、「你上场换他下来。」
- 结束工作或学习。如:「下课」、「下班」、「下工了」。
- 颁布、传达。如:「下诏」、「下命令」。《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
- 投送。如:「下状」、「下书」、「下帖」、「下战书」。
- 从事、使用。如:「下棋」、「下刀」、「下笔如有神」。
- 往、到。如:「南下」、「下乡视察」。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轻视。宋·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恺也。」
- 谦抑、谦让。如:「礼贤下士」。《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
- 生、生产。如:「母鸡下蛋」。
- 住宿、留宿。如:「下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干净的店。」
- 做出某种说明、决定。如:「下定义」、「下结论」。
- 低于、少于。如:「不下于」、「每年参加各种考试的人数不下二十万人。」
- 等级低。如:「下品」、「下策」、「下级」。
- 在后面的。如:「下次」、「下文」、「下月」、「下册」、「下半年」。
- 身分微贱的。如:「下人」、「下吏」。
- 自谦之词。如:「下官」、「下怀」、「下愚」。
- 表示动作完成或结束。如:「躺下」、「坐下」、「打下基础」、「立下决心」。
- 降低身分。如:「下嫁」、「不耻下问」。
- 容纳。如:「还坐得下吗?」、「情人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青冥 qīng míng
(1).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楚辞·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王逸 注:“上至玄冥,舒光耀也。所至高眇不可逮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其洞虽不甚深,而上覆下平,倒插青冥,呼吸日月,此为最矣。” 赵朴初 《忆江南·峨眉山纪游》词:“上有青冥窥一綫,下临白浪吼千川。”
(2).形容青苍幽远。指仙境;天庭。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臺。” 宋 欧阳修 《感事》诗之二:“开坟见空棺,谓已超青冥。”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元都羽客,有御风躡景超举青冥者矣,未必能治世也。” 明 张煌言 《怀古》诗之一:“废兴寧有运,吾欲讼青冥。”
(3).形容青苍幽远。指山岭。 唐 施肩吾 《瀑布》诗:“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明 林鸿 《无诸钓龙台怀古》诗:“筑臺青冥上,垂钓沧江龙。”
(4).指海水。 明 徐渭 《泛舟九曲》诗:“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一六八引 蒋万里 《新游仙·水底潜行艇》诗:“倒影成楼臺,城郭入青冥。”
(5).竹木郁茂貌。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钱振伦 注:“《汉书》注:‘冥,暗也。’按,言摇烟之树葱然者,因望穷而晦。” 唐 杜甫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诗:“寄语 杨员外 ,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仇兆鳌 注:“青冥为树色。”
(6).喻高位,显要的职位。《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勗以丹霄之价,弘以青冥之期。” 李善 注:“ 钟会 集言: 程盛 曰:‘丹霄之凤,青冥之龙。’”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宋 王安石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
(7).喻宫廷或帝王。 唐 韩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宋 林逋 《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异日青冥肯廻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8).古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皇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五曰青冥。” ——《漢語大詞典》
(2).形容青苍幽远。指仙境;天庭。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臺。” 宋 欧阳修 《感事》诗之二:“开坟见空棺,谓已超青冥。” 明 张居正 《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元都羽客,有御风躡景超举青冥者矣,未必能治世也。” 明 张煌言 《怀古》诗之一:“废兴寧有运,吾欲讼青冥。”
(3).形容青苍幽远。指山岭。 唐 施肩吾 《瀑布》诗:“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明 林鸿 《无诸钓龙台怀古》诗:“筑臺青冥上,垂钓沧江龙。”
(4).指海水。 明 徐渭 《泛舟九曲》诗:“老王乱青冥,皇天夜遗蜕。”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一六八引 蒋万里 《新游仙·水底潜行艇》诗:“倒影成楼臺,城郭入青冥。”
(5).竹木郁茂貌。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钱振伦 注:“《汉书》注:‘冥,暗也。’按,言摇烟之树葱然者,因望穷而晦。” 唐 杜甫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诗:“寄语 杨员外 ,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仇兆鳌 注:“青冥为树色。”
(6).喻高位,显要的职位。《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勗以丹霄之价,弘以青冥之期。” 李善 注:“ 钟会 集言: 程盛 曰:‘丹霄之凤,青冥之龙。’”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宋 王安石 《送孙叔康赴御史府》诗:“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
(7).喻宫廷或帝王。 唐 韩愈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宋 林逋 《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异日青冥肯廻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8).古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皇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五曰青冥。”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