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林 lín《國語辭典》
林 [ lín ]
名-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 众多。如:「工厂林立」。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形-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副-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宛 wǎn/yuān《國語辭典》
宛 [ wǎn ]
形- 曲折的。《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奔星更于闰闼,宛虹拖于楯轩。」唐·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诗:「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
- 弯、折。《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 仿佛、好像。如:「音容宛在」。《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宋·陆游〈舟中〉诗:「悠然沧洲趣,宛与尘世隔。」
- 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宛 [ yuān ]
- 参见「[[大宛]]」条。
地古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
唐 卢纶 送宛丘任少府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唐 李白 荅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唐 许棠 送裴拾遗宰下邽 地古桑麻广,城偏仆御闲。 ——《骈字类编》
唐 卢纶 送宛丘任少府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唐 李白 荅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地古寒云深,岩高长风起。
唐 许棠 送裴拾遗宰下邽 地古桑麻广,城偏仆御闲。 ——《骈字类编》
云尽(云尽)
唐 崔曙 山下晚晴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
唐 欧阳詹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唐 卢纶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元 袁桷 送苏子宁赴岭北行省和林郎中韵 其一 云尽难寻雁,春深未识花。 ——《骈字类编》
唐 欧阳詹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唐 卢纶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元 袁桷 送苏子宁赴岭北行省和林郎中韵 其一 云尽难寻雁,春深未识花。 ——《骈字类编》
汉山(汉山)
晋书王鉴传刘元德躬登汉山而夏侯之锋摧吴伪祖亲溯长江而关羽之首悬 明一统志汉山在汉中府城南二十里 ——《骈字类编》
稀 xī《國語辭典》
稀 [ xī ]
形- 疏、不密。如:「地廣人稀」。《文選·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 少、不多。如:「稀罕」、「稀有動物」。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不濃、不稠。如:「稀薄」、「稀飯」、「和稀泥」。宋·蘇軾〈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之二:「火冷餳稀杏粥稠,青裙縞袂餉田頭。」
- 隱約、不清楚。唐·韓愈〈山石〉詩:「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 很、甚。如:「稀爛」、「稀鬆平常」。《老殘遊記·第八回》:「我這隻腳還是稀軟稀軟,立不起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三回》:「那稀髒的,人家外國人的輪船肯裝麼?」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