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国巴庸路,麾幢汉守过。

司空曙唐代〕《送夔州班使君

鱼国巴庸路,麾幢汉守过。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
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鱼国巴庸麾幢

鱼国(魚國)yú guó
谓盛产鱼的地方。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鱼品》:“ 江 东,鱼国也。”  ——《漢語大詞典》
巴庸
后汉书王堂传永初中西羌寇巴郡为民患诏书遣中郎将尹就攻讨连年不尅三府举堂治剧拜巴郡太守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  ——《韵府拾遗 冬韵》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麾幢 huī chuáng
官员出行时仪仗中的旗帜。《三国志·吴志·全琮传》“ 权 召 琮 还 牛渚 ,罢 东安郡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琮 还,经过 钱唐 ,修祭坟墓,麾幢节盖,曜於旧里。”  ——《漢語大詞典》
汉 ( 漢 ) hàn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银~。云~。气冲霄~。
  3. 成年男人:~子。老~。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
  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守 shǒu《國語辭典》

守 [ shǒu ]

  1. 官职、职责。《汉书·卷三○·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饮酒。」
  2. 职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长官。如:「郡守」、「太守」。
  3. 节操、品性。如:「操守」。《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4. 姓。如宋代有守恭。
  1. 防卫、保护。如:「防守」、「驻守」、「坚守」。
  2. 保持、坚持。如:「守信」、「守节」、「墨守成规」、「守身如玉」。
  3. 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规律」。
  4. 等待。如:「守候」、「独守」、「守岁」、「空守一夜」。
  5. 依赖、依傍。《水浒传·第一八回》:「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守 [ shòu ]

  1. 通「狩」。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