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形-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种 ( 種 ) zhǒng/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种 [ chóng ]
名-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如今 rú jīn
现在。《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唐 杜甫 《泛江》诗:“故国流清 渭 ,如今花正多。”《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 丁玲 《母亲》三:“ 曼贞 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漢語大詞典》
屡 ( 屢 ) lǚ
屡 [ lǚ ]
- ◎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请和(請和)qǐng hé
求和。《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执之。”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而所征国都有各不相下之心,无割地请和之説,交涉之道犹未起也。” ——《漢語大詞典》
玉关(玉關)yù guān
(1).即 玉门关 。 北周 庾信 《竹杖赋》:“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一上 玉关 道,天涯去不归。”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生男莫作 班定远 ,万里驰书望 玉关 。” 清 纳兰性德 《天仙子》词:“古釵封寄 玉关 秋,天咫尺,人南北。”参见“ 玉门关 ”。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唐 许玫 《题雁塔》诗:“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辞官辞婚不准》:“只见那 建章宫 、 甘泉宫 、 未央宫 ……重重迭迭,万万千千,尽开了玉关金锁。” ——《漢語大詞典》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唐 许玫 《题雁塔》诗:“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辞官辞婚不准》:“只见那 建章宫 、 甘泉宫 、 未央宫 ……重重迭迭,万万千千,尽开了玉关金锁。” ——《漢語大詞典》
边上(邊上)biān shàng
(1).边境;边疆。 唐 耿湋 《送河中张胄曹往太原计会回》诗:“遥听边上信,远计朔南程。”《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郑子 佻达无度,喜狎游,妾屡屡諫他,遂至反目,因弃了妾同他一伙无籍人到边上立功去。” 清 李渔 《奈何天·筹饷》:“这等,请问边上的米价贵贱何如。”
(2).指物体的边沿部分。《西游记》第二四回:“二人到於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谈自己的画》:“我当时曾把这首诗托人用细字刻在香烟嘴的边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李月辉 坐在床边上。”
(3).旁边。 孙犁 《白洋淀纪事·秋千》:“一听是她们过来了,人们就得往边上闪闪。” 沙叶新 《无标题对话》:“再轻点,你边上那人睡着了。” ——《漢語大詞典》
(2).指物体的边沿部分。《西游记》第二四回:“二人到於房中,一家一个,坐在床边上,只情吃起。”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谈自己的画》:“我当时曾把这首诗托人用细字刻在香烟嘴的边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李月辉 坐在床边上。”
(3).旁边。 孙犁 《白洋淀纪事·秋千》:“一听是她们过来了,人们就得往边上闪闪。” 沙叶新 《无标题对话》:“再轻点,你边上那人睡着了。” ——《漢語大詞典》
幸 xìng《國語辭典》
幸 [ xìng ]
名- 福分。如:「榮幸」、「三生有幸」。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二:「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 姓。如晉代有幸靈。
- 意外獲得的。如:「萬幸」。《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諸犯贓罪已款伏及當鞫而幸免者,悉付元問官以竟其罪。」
- 多虧。如:「幸蒙厚愛」、「幸有大家鼎力相助。」《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 》:「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
- 高興。如:「慶幸」、「欣幸」、「幸災樂禍」。《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 希冀、盼望。《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臣事更始,不能令全,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
- 舊稱帝王皇族親臨某地。如:「巡幸」、「臨幸」。《紅樓夢·第二三回》:「話說賈元春自那日幸大觀園回宮去後,……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无他(無他)wú tā
亦作“ 无它 ”。亦作“ 无佗 ”。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漢語大詞典》
(1).没有别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则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此无也,与民同乐也。”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圣人之道无它,至诚而已。”
(2).犹无恙;无害。《后汉书·隗嚣传》:“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佗也。”《后汉书·马援传》:“ 援 閒至 河内 ,过存 伯春 ,见其奴 吉 从西方还,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见 吉 ,欲问 伯春 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儻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3).无二心,专一。《国语·晋语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无他。’” 三国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贫贱,可以无他。” 宋 苏轼 《徐州谢表》:“察孤危之易毁,谅拙直之无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非悯其才,非悯其德,悯其方寸之无他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