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超 chāo《國語辭典》
超 [ chāo ]
动- 跳上。《说文解字·走部》:「超,跳也。」《左传·昭公元年》:「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 越过。如:「超越巅峰」。《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 高出、多出。《韩非子·五蠹》:「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显忠贞之节,立超世之功。」
- 救度。如:「超度亡魂」。
- 遥远。《楚辞·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阻绝(阻絶)zǔ jué
(1).隔断;隔绝。《汉书·贾捐之传》:“其民暴恶,自以阻絶,数犯吏禁。” 唐 杜甫 《恨别》诗:“草木变衰行 剑 外,兵戈阻絶老 江 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冷孝子》:“父 植元 ,好远游, 崇禎 己卯岁适 岭 表,鼎革后,兵戈阻絶三十年。”
(2).拒绝。 唐 许尧佐 《柳氏传》:“有妾 柳氏 ,阻絶凶寇,依止名尼。” ——《漢語大詞典》
(2).拒绝。 唐 许尧佐 《柳氏传》:“有妾 柳氏 ,阻絶凶寇,依止名尼。” ——《漢語大詞典》
兮 xī《國語辭典》
兮 [ xī ]
助- 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啊」:➊ 表示感叹的语气。《诗经·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➋ 表示赞叹、肯定的语气。《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凌 líng《國語辭典》
凌 [ líng ]
名- 積冰。《文選·張衡·思玄賦》:「魚矜鱗而并凌兮,鳥登木而失條。」唐·李善·注:「凌,冰也。」
- 姓。如唐代有凌準。
- 登、升。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凌山採芳蓀,愧無橫草功。」
- 駕、乘。《文選·張衡·思玄賦》:「凌驚雷之砊礚兮,弄狂電之淫裔。」唐·李善·注:「凌,乘也。」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踰越、超過。《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雖有大山之塞則陷之。」北齊·顏之推〈古意〉詩二首之一:「作賦凌屈原,讀書誇左史。」通「陵」。
- 逼近、壓倒。《文選·曹植·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 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踔 chuō《國語辭典》
踔 [ zhuó ]
动- 超越。《集韵·去声·啸韵》:「踔,越也。」《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踔宇宙而遗俗兮,眇翩翩而独征。」
- 高远的、卓然特立的。《汉书·卷八一·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