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元结唐代〕《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惑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
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宠邪信惑,近佞好谀;废嫡立庶,
忍为祸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无厌不畏颠坠

敖 áo《國語辭典》

敖 [ áo ]

  1. 游玩。《说文解字·放部》:「敖,出游也。」《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同「遨 」。
  2. 戏弄。《管子·四称》:「诛其良臣,敖其妇女。」《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妇人敖荡者,沉之江。」
  3. 以小火慢煮或煎干。《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通「熬」。
  1. 干煎、焦灼。《荀子·富国》:「天下敖然,若烧若焦。」通「熬」。

敖 [ ào ]

  1. 倨慢。《管子·宙合》:「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通「傲」。
恶 ( 惡 ) è/wù/ě/wū
恶 [ è ]
  1. 不好:~感。~果。~劣。~名。丑~。
  2. 凶狠:~霸。~棍。险~。凶~。
  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恶 [ wù ]
     ◎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恶 [ ě ]
  1.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恶 [ wū ]
  1. 古同“”,疑问词,哪,何。
  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无厌(無厭)wú yàn
(1).不满足;没有限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邹阳 ﹞乃从狱中上书曰:‘……﹝圣王﹞封 比干 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復就於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昭君 远嫁已多年,戎狄无厌不復和。” 梁斌 《红旗谱》八:“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2).不厌倦;不厌烦。《荀子·非相》:“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听人之言,乐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无厌。” 杨倞 注:“无厌倦也。”《汉书·王莽传上》:“﹝ 高皇帝 ﹞乐善无厌,班赏无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 宋 苏轼 《出峡》诗:“幽寻远无厌,高絶每先上。”
不要压迫或逼迫。厌,通“ 压 ”。《老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高亨 注:“《説文》:‘厌,笮也。’‘笮,迫也。’厌即压迫之压。”  ——《漢語大詞典》
不畏
书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韵府拾遗 未韵》
颠坠(顛墜)diān zhuì
(1).坠落;跌落。《孔子家语·困誓》:“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 汉 班固 《西都赋》:“捨櫺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復稽。”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况乃易动物,何以能自持。高者恐颠坠,下者当镇绥。”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或吸烟而迷卧,或悬楼而颠坠。”
(2).谓倒塌,毁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使百尺之衝,摧折於咫书,万雉之城,颠坠於一檄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常恐七百之基,忽焉颠坠,亿兆之命,一旦阽危。”
(3).比喻覆灭,衰亡。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师尹无具瞻之贵,而颠坠戮辱之祸日有。”《宋书·礼志三》:“粤在 魏 室,仍世多故,几於颠坠。” 唐 权德舆 《寓兴》诗:“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故自 周 季至今,宗法颠坠,豪宗有族长,皆推其长老有德者,不以宗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