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 立,建立:~立。~敌。
-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 姓。
闲 ( 閑 閒 ) xián
闲 [ xián ]
-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没有~工夫。
-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置。~房。机器别~着。
-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忙里偷~。
- 与正事无关的:~谈。~人免进。~话。
- 栅栏。
- 防御:防~。
人迹(人蹟)rén jì
亦作“ 人跡 ”。亦作“ 人蹟 ”。 人的足跡。《史记·秦始皇本纪》:“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汉书·晁错传》:“人迹所及,靡不闻命。”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溪壑无人跡,荒楚鬱萧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石径崎嶇,人蹟裁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定数》:“菴僻甚,人跡罕到。” 郁达夫 《沉沦》二:“跑到人跡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贪那孤寂的深味去。” ——《漢語大詞典》
外 wài《國語辭典》
外 [ wài ]
名- 不属于某一定的范围内均称为「外」。相对于「内」而言。如:「内外」、「门外」、「屋外」。
- 特指外国。如:「古今中外」、「对外贸易」。
- 戏曲中的脚色名称,多扮演老年男子。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五出》:「外扮沈公宪,净扮张燕筑,小旦扮寇白门,丑扮郑妥娘同上。」也称为「老外」。
- 非自己所在或所属的。如:「外币」、「外地」、「外族」。
- 母亲、出嫁的姊妹、女儿家的亲戚称为「外」。如:「外祖父」、「外甥」、「外孙」。
- 别的、其他的。如:「外一章」、「外一首」。《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汉·王充《论衡·案书》:「国语,左氏之外传也。」
- 不是正式的。如:「外号」、「外史」。
- 疏远。《易经·否卦·彖曰》:「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荀子·王霸》:「人主则外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
- 处于……之外。《国语·晋语六》:「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
- 背叛。《管子·版法》:「骤令不行,民心乃外。」
山晚
唐 杜甫 石匮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唐 章孝标 送张使君赴饶州 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 ——《骈字类编》
唐 章孝标 送张使君赴饶州 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 ——《骈字类编》
鸟行(鸟行)
宋 张耒 泊舟候水 树色远分芳草路,鸟行斜断夕阳天。 ——《骈字类编》
西 xī《國語辭典》
西 [ xī ]
名- 方位名。為日落的一方,與「東」相對。如:「由西往東」。
- 稱歐美西方國家。如:「中西合併」。
- 西班牙的簡稱。
- 姓。如明代有西鳴岐。
- 西邊的。如:「日落西山」。
- 西方國家的、歐美國家的。如:「西服」、「西餐」、「西裝」、「西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