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双垂(双垂)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 梦回只记归舟字,赋罢双垂紫锦绦。
元 王逢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 其一 玉帐歌残壶尽缺,天门梦觉翮双垂。 ——《骈字类编》
元 王逢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 其一 玉帐歌残壶尽缺,天门梦觉翮双垂。 ——《骈字类编》
素丝(素絲)sù sī
(1).本色的丝;白丝。《吕氏春秋·情欲》:“ 墨子 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 唐 骆宾王 《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 宋 曾巩 《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 桂见山 有素丝之节,谬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参见“ 素丝羔羊 ”。
(3).比喻白发。 唐 李贺 《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漢語大詞典》
(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 宋 曾巩 《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 桂见山 有素丝之节,谬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参见“ 素丝羔羊 ”。
(3).比喻白发。 唐 李贺 《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漢語大詞典》
泪 ( 淚 ) lèi《國語辭典》
- 「泪 」的异体字。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名-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弊 bì《國語辭典》
弊 [ bì ]
名- 害处、毛病。如:「有利无弊」、「兴利除弊」。《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宋·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欺诈蒙骗、奸伪非法的事。如:「作弊」、「营私舞弊」。《红楼梦·第一四回》:「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
- 疲困。《文选·诸葛亮·出师表》:「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宋·苏轼〈留侯论〉:「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弊。」
- 败、衰败。《楚辞·屈原·天问》:「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皂貂 zào diāo
亦作“皁貂”。 指黑貂制成的袍服。 唐 武元衡 《送张六谏议归朝》诗:“詔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前蜀 韦庄 《宜君县北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诗之二:“明月严霜扑皁貂,羡君高卧正逍遥。”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皁貂。” ——《漢語大詞典》
裘 qiú《國語辭典》
裘 [ qiú ]
名- 皮衣。如:「輕裘」、「貂裘」、「皮裘」。唐·李白〈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宋·劉克莊〈苦寒行〉:「十月邊頭風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
- 姓。如宋代有裘萬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