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出守 chū shǒu
由京官出为太守。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诗:“出守吾家姪,殊方此日欢。”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吕居仁秦少游诗》:“近 王会 出守 吴兴 ,其甥 秦伯阳 以诗送之。”《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替他张罗出京,説是朝廷因你肯説话,纔叫你一麾出守的。”参见“ 一麾出守 ”。 ——《漢語大詞典》
求人 qiú rén
(1).罗致人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北齐书·循吏传·苏琼》:“ 琼 幼时随父在边,尝謁 东荆州 刺史 曹芝 。 芝 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2).请求别人。 庐隐 《海滨故人》:“我真信你说的话,求人谅解是不容易的事!”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那几年,我们在山地里,常常接到母亲求人写来的信。” ——《漢語大詞典》
(2).请求别人。 庐隐 《海滨故人》:“我真信你说的话,求人谅解是不容易的事!”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那几年,我们在山地里,常常接到母亲求人写来的信。” ——《漢語大詞典》
瘼 mò《國語辭典》
瘼 [ mò ]
名- 疾病、痛苦。《说文解字·疒部》:「瘼,病也。」《宋史·卷四三七·儒林传七·魏了翁传》:「戢吏奸,询民瘼,举刺不避权右,风采肃然。」
推贤(推賢)tuī xián
推荐贤人。《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 明 陈子龙 《赠钱牧斋》诗:“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 使开始发生:发~。
-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 非静止的:~画。
- 可变的:~产。
- 行为:举~。~作。
- 常常:~辄得咎。
圣 ( 聖 ) shèng/kū
圣 [ shèng ]
-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情 qíng《國語辭典》
情 [ qíng ]
名- 心理上发于自然的意念,或因外界事物刺激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如:「感情」、「温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唐·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两性间的爱。如:「爱情」、「痴情」、「谈情说爱」。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友谊、情分。如:「交情」、「人情世故」。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面子。如:「情面」、「求情」、「说情」。
- 实际的状况、内容。如:「实情」、「病情」、「行情」。
- 有关男女恋情的。如:「情夫」、「情妇」、「情痴」。
- 分明、明明。《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