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与时髦背,年将野老齐。

钱起唐代〕《晚归蓝田旧居

云卷东皋下,归来省故蹊。泉移怜石在,林长觉原低。
旧里情难尽,前山赏未迷。引藤看古木,尝酒咒春鸡。
兴与时髦背,年将野老齐。才微甘引退,应得遂霞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时髦野老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时髦(時髦)shí máo
    (1).当代的俊杰。《后汉书·顺帝纪赞》:“ 孝顺 初立,时髦允集。” 李贤 注:“《尔雅》曰:‘髦,俊也。’ 郭璞 注曰:‘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 宋 陆游 《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兹盖伏遇某官学窥圣域,望冠时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迂直之论,固知为时髦所不喜,而安危所繫,曷敢不冒死一言。”
    (2).新颖趋时。 陶行知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攻破实验关》:“实验这两个字于今是时髦极了。” 何其芳 《我们的历史在奔跑着》诗二:“她很快地熟悉了新的事物,会给自己做一些时髦的衣服。”  ——《漢語大詞典》
    背 bèi/bēi《國語辭典》

    背 [ bèi ]

    1.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頸下的部位。
    2. 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山背」、「刀背」。
    1. 用背部對著。如:「背著太陽」、「背山面海」、「背水一戰」。
    2. 離開、拋棄。如:「離鄉背井」。《商君書·君臣》:「今世君不然,釋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譽。」
    3. 違反。如:「背約」、「棄理背義」、「背信忘義」。
    4. 死亡、去世。《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數月之間,相係殂背。」
    5. 躲避、瞞著。如:「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6. 記憶。如:「背臺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或一天遇著那小子書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責他念到天亮。」
    7. 裝潢字畫或書冊,即裱褙。宋·范公偁《過庭錄》:「然絹地朽爛為數十片,無能修之者。李因薦一匠者,酬傭直四十千,就書室背之。」
    1. 運氣不好。如:「走背運」、「手氣背」。
    2.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3. 僻靜的。如:「背街小巷」。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既然賢弟要去,其路也不背,同往赴會去便了。」

    背 [ bēi ]

    1. 負荷。如:「背負重任」、「背小孩」。《紅樓夢·第四七回》:「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野老 yě lǎo
    村野老人。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 杜甫 《哀江头》诗:“ 少陵 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 曲江 曲。” 鲁迅 《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可有谁不为 白娘娘 抱不平,不怪 法海 太多事的?”  ——《漢語大詞典》
    齐 ( 齊 ) qí/jì/zī/zhāi
    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整。参差不~。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河水~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名。~声。~心协力。一~前进。
    4. 全;完全:~全。人到~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北朝~。
    齐 [ jì ]
    1. 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后作“剂”。
    2. 药剂:处~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
    4. 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三日而后行。
    3. 庄敬:~庄。~严。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