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钱起〔唐代〕《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过宾(過賓)guò bīn
路过的宾客。《国语·周语中》:“今虽 朝 也不才,有分族於 周 ,承王命,以为过宾於 陈 ,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国语·吴语》:“﹝ 吴王 ﹞乃命 王孙雒 先与 勇获 帅徒师,以为过宾於 宋 ,以焚其北郛焉而过之。” ——《漢語大詞典》
馆 ( 館 ) guǎn
馆 [ guǎn ]
-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旅~。~舍。
-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领事~。
-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照相~。
-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博物~。文化~。~藏。
- 旧时指教学的地方:家~。蒙~。坐~。
寻山(寻山)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诗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分类字锦》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动-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妓堂 jì táng
第宅中女妓歌舞处。 唐 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诗:“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臺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屋宅》:“ 京口 东南有 谢公 妓堂遗跡。”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