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布轻衫前后卷,

李端唐代〕《胡腾儿

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
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
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桐布轻衫前后

桐布 tóng bù
即桐华布。 唐 李端 《胡腾儿》诗:“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参见“ 桐华布 ”。  ——《漢語大詞典》
轻衫(轻衫)
白居易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廿五里野人舍诗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分类字锦》
前后(前後)qián hòu
(1).用于空间,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左传·隐公九年》:“ 戎 人之前遇覆者奔, 祝聃 逐之。衷 戎 师,前后击之,尽殪。”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卢君 一日见碧空澄澈,望见仙人乘鹤而过,别有数鹤飞在前后。”
(2).指一前一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天色已明,只见山下两个人,前后走来。” 郭沫若 《革命春秋·北伐途次》六:“那儿前后有两间房间。”
(3).下边与上边。《礼记·玉藻》:“韠……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 郑玄 注:“韠,以下为前,以上为后。”
(4).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赵孝成王 时,而 秦王 使 白起 破 赵 长平 之军前后四十餘万, 秦 兵遂东围 邯郸 。” 唐 韩愈 《论佛骨表》:“惟 梁武帝 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施佛。”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计二老母前后同居已四十餘年。”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三:“ 三仙姑 前后共生过六个孩子,就有五个没有成人,只落了一个女儿,名叫 小芹 。”
(5).指从某一时间或事件稍前到稍后的一段时间。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他道我孩儿,注该今夜三更前后三尺土下板僵身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三·辛稼轩》:“ 辛 李 皆南渡前后人,相去不远。” 郁达夫 《沉沦》五:“从太阳的角度看起来,大约已经是九点钟前后的样子。”
(6).指自前到后的经过、过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青洪君 感君前后有礼,故要君,必有重遗君者。”《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于是把 月娘 駡他一节,前后诉説一遍。”《红楼梦》第一○三回:“这可就是天理昭彰、自害自身了,於是众人往前后一想,真正一丝不错。”
(7).向前与向后,俯仰。《论语·乡党》:“﹝ 孔子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一俛一仰,故衣前后则襜如也。” 杨伯峻 注:“前后,俯仰的意思。”
(8).指大小便。《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癲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俞正燮 《癸巳类稿·足少阴经肾藏脉证三之八》引此文曰:“谓大、小便。”参见参见“前后溲”。
(9).犹轻重,尊卑。《红楼梦》第一二○回:“不是説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了仙。”  ——《漢語大詞典》
卷 juàn/juǎn《國語辭典》

卷 [ juàn ]

  1. 古時書籍寫在絹帛或紙上,捲起來收藏,因此通稱書籍為「卷」。如:「手不釋卷」、「開卷有益」。
  2. 指書有分卷的每一單獨部分。如:「卷一」、「卷二」、「第一卷」、「第二卷」。
  3. 可以捲起來的書、畫。如:「經卷」、「手卷」、「畫卷」、「山水長卷」。
  4. 公私機構的公事文件。如:「卷宗」、「案卷」、「文卷」、「調卷」。
  5. 考試測驗的題紙。如:「試卷」、「考卷」。
  6. 量詞。計算字畫書籍的單位。如:「藏書三萬卷。」唐·杜甫〈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卷 [ quán ]

  1. 彎曲的。如:「卷枝」、「卷雲」、「卷曲」。
  2. 好。《詩經·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漢·毛亨·傳:「卷,好貌。」

卷 [ juǎn ]

  1. 把質地軟的物品裹曲。如:「卷起袖子幹活。」、「把這畫卷起來。」通「捲」。
  2. 收藏。如:「卷藏」。唐·柳宗元〈梓人傳〉:「則卷其術,默其智,悠爾而去。」通「捲」。
  1. 形狀卷曲的東西。如:「花卷」、「麻花卷」、「銀絲卷」。通「捲」。
  2. 可產生卷曲效果的器物。如:「髮卷」。
  3. 量詞。計算成卷物品的單位。如:「兩卷底片」、「三卷衛生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