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李端唐代〕《野亭三韵送钱员外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倚杖送行寻思故山

倚杖 yǐ zhàng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漢語大詞典》
送行 sòng xíng
(1).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去。 唐 杜甫 《新安吏》诗:“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汤镇臺 ﹞起程之日,闔城官员都来送行。” 巴金 《中岛健藏先生》:“昨天 日本 小说家 井上靖 先生经过 上海 回 东京 ,我到机场送行。”
(2).犹饯行。《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坚决要行, 孔太公 安排筵席送行。”《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明天上了岸,大人们一齐要高升了,一杯送行酒是万不可少的。”  ——《漢語大詞典》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1.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 姓。如漢代有云敞。
  1.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1.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寻思(尋思)xín sī
思索;考虑。《后汉书·循吏传·刘矩》:“民有争讼, 矩 常引之於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寻思。讼者感之,輒各罢去。” 唐 白居易 《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三国志平话》卷上:“ 仲相 低头寻思半晌,终不晓其意。”《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 角哀 寻思:‘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 晁大舍 道:‘这是什么小事情么?可也容人慢慢的寻思。’”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 祥子 ﹞一边走着一边寻思,莫非人和厂倒出去了?”  ——《漢語大詞典》
故山 gù shān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玚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漢語大詞典》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1. 距离长,与“”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2. 时间长:~古。~祖。长~。永~。
  3.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4. 深奥:言近旨~。
  5. 姓。
远 [ yuàn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