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破镜(破鏡)pò jìng
(1).《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汉 东方朔 《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后遂以喻夫妇分离。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二:“感破镜之分明,覩泪痕之餘血。”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得老丈万死一生,成就好事,使 德言 之破镜復合,都护( 崔护 )之桃花再开,粉骨碎身,何可报答。”《花月痕》第四一回:“除非化作频伽去,破镜无端得再圆。”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四:“月正圆时伤破镜,雨淋铃夜忆归 秦 。”参见“ 破镜重圆 ”。
(2).喻残月。《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元 袁桷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之二:“闻郎腰瘦寄当归,望尽天边破镜飞。”
(3).亦作“ 破獍 ”。传说中的恶兽名。《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梟,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 黄帝 欲絶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破镜乃凶逆之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梟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4).传说中的恶鸟名。《楞严经》卷七:“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后以喻凶恶的人。 章炳麟 《沈荩哀辞》:“破镜羣翔, 国藩林翼 。” ——《漢語大詞典》
(2).喻残月。《玉台新咏·古绝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元 袁桷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之二:“闻郎腰瘦寄当归,望尽天边破镜飞。”
(3).亦作“ 破獍 ”。传说中的恶兽名。《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梟,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 黄帝 欲絶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破镜乃凶逆之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梟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4).传说中的恶鸟名。《楞严经》卷七:“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后以喻凶恶的人。 章炳麟 《沈荩哀辞》:“破镜羣翔, 国藩林翼 。” ——《漢語大詞典》
催归(催歸)cuī guī
鸟名。子规,杜鹃的别称。 唐 韩愈 《赠同游者》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详“ 杜鹃 ”。 ——《漢語大詞典》
客 kè《國語辭典》
客 [ kè ]
名- 宾,相对于主人而言。如:「宾客」、「请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礼记·曲礼下》:「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做生意、买卖等的人对顾主的称呼。如:「顾客」、「乘客」、「客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既平,愈客甚谨。」《老残游记·第五回》:「渐渐的打尖的客陆续都到店里。」
- 泛称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类特长的人。如:「镖客」、「掮客」、「说客」、「 政客」、「珠宝客」。
- 寄食贵族豪门的人。如:「食客」、「门客」。《战国策·齐策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刁氏素殷富,奴客纵横。」
- 寄旅于外的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杜甫〈中夜〉诗:「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 泛称人。如:「旅人过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 量词。计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单位。如:「他点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 姓。如汉代有客孙。
- 寄居、旅居。《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会天下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 以客礼相待。《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唐·司马贞·索隐:「是谓客礼以接待也。」
- 次要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朱子周易本义》:「传为主,经为客。」
-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如:「客观」。
残阳(殘陽)cán yáng
犹夕阳。 唐 钱起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诗:“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 明 刘基 《菩萨蛮》词:“渡口欲黄昏,残阳归掩门。” 毛泽东 《忆秦娥·娄山关》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旧山(舊山)jiù shān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漢語大詞典》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