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卢橘(盧橘)lú jú
(1).金橘的别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序:“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2).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 ——《漢語大詞典》
(2).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 ——《漢語大詞典》
垂 chuí《國語辭典》
垂 [ chuí ]
动- 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泪」、「垂涎」、「垂缨」。
- 留传后世。如:「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 及、将要。如:「垂危」、「功败垂成」。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垂死病中惊坐起。」
- 晚辈受长辈关爱的敬语。如:「垂爱」、「垂询」、「垂念」。
- 边疆。《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史记·卷五·秦本 纪》:「在西戎,保西垂。」通「陲」。
- 旁边。《文选·王粲·咏史诗》:「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残雨(殘雨)cán yǔ
将止的雨。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残雨萧索,光烟艷烂。” 唐 卢纶 《与从弟同下第出关言别》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鐘声带夕阳。” 宋 陆游 《枕上口占》:“残雨堕檐时一滴,老鷄栖树已三鸣。” ——《漢語大詞典》
红莲(紅蓮)hóng lián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漢語大詞典》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漢語大詞典》
拆 chāi/cā《國語辭典》
拆 [ chāi ]
语音 动- 分开、打开。如:「拆信」、「拆卸机器」。唐·韩愈〈寄皇甫湜〉诗:「拆书放床头,涕与泪垂四。」
- 裂开。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四折》:「紫金锤依然还在,也将来敲他脑袋。登时间肉拆血洒。」
拆 [ chè ]
读音- (一)之读音。
早霜 zǎo shuāng
(1).霜期之前或霜期之初所降的霜。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咸》:“早霜晚雪,伤害禾麦。”
(2).早晨的霜。 唐 许浑 《天街晓望》诗:“叠鼓催残月,疏鐘迎早霜。” ——《漢語大詞典》
(2).早晨的霜。 唐 许浑 《天街晓望》诗:“叠鼓催残月,疏鐘迎早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