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为报(为报)
杜甫得房公池鹅诗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分类字锦》
如今 rú jīn
现在。《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唐 杜甫 《泛江》诗:“故国流清 渭 ,如今花正多。”《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 丁玲 《母亲》三:“ 曼贞 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漢語大詞典》
都护(都護)dū hù
(1).官名。 汉宣帝 置 西域 都护,总监 西域 诸国,并护南北道,为 西域 地区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 晋 宋 以后,公府则有参军都护、东曹都护,职权较卑,与 汉 制异。 唐 置 安东 、 安西 、 安南 、 安北 、 单于 、 北庭 六大都护,权任与 汉 同,且为实职。 元 代有 北庭 都护。 明 清 废。《汉书·郑吉传》:“ 吉 既破 车师 ,降 日逐 ,威震 西域 ,遂并护 车师 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 吉 始焉。” 颜师古 注:“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都犹大也,总也。” 唐 王维 《陇西行》:“都护军书至, 匈奴 围 酒泉 。” 明 杨慎 《塞垣鹧鸪词》:“都护羽书飞 瀚海 ,单于猎火照 甘泉 。”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寓孔雀书》:“蛇与孔雀(交),偶有得其卵者,使鸡抱伏,即成,其名曰都护。初年生緑毛,二年生尾、生小火眼,三年生大火眼,其尾乃成矣。” ——《漢語大詞典》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寓孔雀书》:“蛇与孔雀(交),偶有得其卵者,使鸡抱伏,即成,其名曰都护。初年生緑毛,二年生尾、生小火眼,三年生大火眼,其尾乃成矣。” ——《漢語大詞典》
雄 xióng《國語辭典》
雄 [ xióng ]
名- 公鸟。唐·杜甫〈义鹘行〉:「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
- 勇敢杰出的人或强大的国家。如:「战国七雄」、「一代枭雄」。《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 胜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阳性的或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如:「雄鸭」、「雄鸡」。《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 超群的、杰出的。《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矫传》:「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 威武有力。如:「雄壮」。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
匈奴 xiōng nú
称 胡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战国 时游牧于 燕 、 赵 、 秦 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 战国 时始称 匈奴 和 胡 。 东汉 光武 建武 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 北匈奴 在公元一世纪末为 汉 所败,部分西迁。 南匈奴 附 汉 , 西晋 时曾建立 汉国 和 前赵国 。 ——《漢語大詞典》
且莫 qiě mò
千万不要。 宋 梅尧臣 《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之二:“且莫似 杯渡 ,沧波无去踪。”《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我儿且莫出门便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九公 老人家且莫动手,听晚生一言告禀。” 刘大白 《秋扇》诗:“越名贵也越是无能,且莫把秋风怨!” ——《漢語大詞典》
下云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 ——《骈字类编》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