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玄谈(玄談)xuán tán
(1).指 汉 魏 以来以 老 庄 之道和《周易》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谈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积篇章为敖庾,寳玄谈为金玉。” 北魏 常景 《赞四君·扬雄》诗:“世轻久不赏,玄谈物无求。” 唐 李白 《赠李十二》诗:“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絶倒。” 明 方孝孺 《乙丑仲秋在石镜精舍》诗:“玄谈相应发,妙理独超悟。”
(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廖仲恺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
(3).犹预言。玄,通“ 悬 ”。《观经序分义》二:“此乃玄谈,未标得处。”
(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胡适 《菩提达摩考》:“﹝ 契嵩 ﹞听惯了晚 唐 五代 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脱离实际的空论。 廖仲恺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社会科学的律令,确不是妙想的玄谈,我们看看最近的事实……便是这条定律的例证。”
(3).犹预言。玄,通“ 悬 ”。《观经序分义》二:“此乃玄谈,未标得处。”
(4).佛教语。对佛教义理的阐述。如《华严玄谈》、《十玄谈》。 胡适 《菩提达摩考》:“﹝ 契嵩 ﹞听惯了晚 唐 五代 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 ——《漢語大詞典》
兼 jiān《國語辭典》
兼 [ jiān ]
动- 合并、吞并。《左传·昭公八年》:「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六:「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 同时担任或具有两种以上的职务或身分、行为等。如:「兼差」、「兼职」、「父兼母职」。
- 加倍、超越、胜过。如:「兼程赶路」。《论语·先进》:「由也兼人。」唐·韩愈〈韩滂墓志铭〉:「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 重复、累积。《荀子·正名》:「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吕强传》:「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
- 同时、一起。如:「兼顾」、「二者兼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尽、完全。《荀子·王制》:「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韩非子·难四》:「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
藻思 zǎo sī
做文章的才思。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漢語大詞典》
绿茗 lǜ míng
(1).即绿茶。 唐 钱起 《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诗:“心莹红莲水,言忘緑茗杯。” 唐 朱庆余 《秋宵宴别卢侍御》诗:“緑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参见“ 緑茶 ”。
(2).指绿色的茶树。 唐 李嘉祐 《送陆士伦宰义兴》诗:“浅流通野寺,緑茗盖青山。” ——《漢語大詞典》
(2).指绿色的茶树。 唐 李嘉祐 《送陆士伦宰义兴》诗:“浅流通野寺,緑茗盖青山。” ——《漢語大詞典》
代 dài《國語辭典》
代 [ dài ]
名- 历史的阶段、分期。如:「朝代」、「古代」、「唐代」、「现代」。《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泛指时间。如:「年代」、「时代」。
- 量词。计算辈分的单位。如:「他家四代祖孙都从事同一行业。」
- 继任的人。《宋史·卷四一六·余玠传》:「戎帅欲举统制姚世安为代。」
- 国名:➊ 战国时的国家,为赵襄子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北省蔚县东北。➋ 五胡十六国鲜卑拓跋氏所建。约在今大陆地区山西、内蒙古一带,后为前秦所灭。
- 姓。如宋代有代渊。
- 替代、替换。如:「代课」、「越俎代庖」。《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彼可取而代也。」
- 交替、轮流。《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 接替、继承。《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汉·王充《论衡·偶会》:「父殁而子嗣,姑死而妇代。」
- 轮流更换。如:「人才代兴」、「新陈代谢」。
榴花 liú huā
(1).石榴花。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 刘诜 《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
(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漢語大詞典》
(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