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媚 [ mèi ]
动- 奉承、取悦、讨好。如:「谄媚」。《国语·周语上》:「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史记·卷一二五·佞幸传·序》:「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 爱。《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三国魏·繁钦〈定情〉诗:「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 娇艳、美好、可爱。如:「娇媚」、「妩媚」、「风光明媚」。《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于 [ yú ]
動- 去、往。《文選·曹植·責躬詩》:「煢煢僕夫,于彼冀方。」
- 取。《詩經·豳風·七月》:「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孟子·萬章下》:「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 在。《儀禮·士昏禮》:「婿立于門外。」同「於 」。
- 以、用。《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以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 對、對於。《詩經·邶風·泉水》:「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養性,以漠處神,則入于天門。」
- 依照。《書經·盤庚下》:「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 為了。《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女其于予治。」
- 和、與。《書經·康誥》:「告汝德之說,于罰之行。」
- 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如:「鳳凰于飛」。《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
-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然則先王聖于?」同「乎 」。
- 姓。如明代有于謙。
于 [ xū ]
歎- 表示感嘆的意思。《詩經·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通「吁」。
(2).指书面语;诗文的句子。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全盛之气,注射语言,杂糅精粗,遂成多大。”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四七:“ 周莱峰 、 王荆石 学 苏氏 ,止取法其语言气势,至説理处,自循正大之矩。”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他的语言工力很深,词汇非常丰富。”亦专指词汇。 冯骥才 《雕花烟斗》一:“他的话少,恐怕由于语言少。”
(3).喻鸣叫声。 宋 陆游 《病中自遣》诗之二:“众鸟次第来,各矜语言好。”
(4).说话;交谈;谈吐。《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昆莫 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严光》:“司徒 霸 与 光 素旧,欲屈 光 到 霸 所语言。”《三国志平话》卷上:“﹝ 刘备 ﹞语言喜怒不形於色。”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各处有忌语》:“圣朝天下一统,义礼制度到处皆然。而语言称呼,各有所忌。”
(5).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告诉、嘱咐。《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李善 注引 汉 陈琳 《止欲赋》:“欲语言於玄鸟,玄鸟逝以差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