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李益唐代〕《赴邠宁留别

身承汉飞将,束发即言兵。侠少何相问,从来事不平。
黄云断朔吹,白雪拥沙城。幸应边书募,横戈会取名。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边书横戈取名

幸 xìng《國語辭典》

幸 [ xìng ]

  1. 福分。如:「榮幸」、「三生有幸」。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二:「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2. 姓。如晉代有幸靈。
  1. 意外獲得的。如:「萬幸」。《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諸犯贓罪已款伏及當鞫而幸免者,悉付元問官以竟其罪。」
  2. 多虧。如:「幸蒙厚愛」、「幸有大家鼎力相助。」《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 》:「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
  1. 高興。如:「慶幸」、「欣幸」、「幸災樂禍」。《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2. 希冀、盼望。《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臣事更始,不能令全,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
  3. 舊稱帝王皇族親臨某地。如:「巡幸」、「臨幸」。《紅樓夢·第二三回》:「話說賈元春自那日幸大觀園回宮去後,……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边书(邊書)biān shū
寄自边地的书信。《魏书·源怀传》:“今之所矜者,正以南黔企德,边书继至,殄悴之氓,理须救接。”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边书静,烽烟息。通軺传,销锋鏑。”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 闽 南自昔无征鴈,莫悵边书不肯来。”  ——《漢語大詞典》
募 mù《國語辭典》

募 [ mù ]

  1. 广求、召集。如:「招募」、「募捐」、「募款」。《荀子·议兵》:「若夫招近募选,隆执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
横戈 héng gē
把戈横拿着。多指作战。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胡星坠 燕 地, 汉 将仍横戈。”《旧唐书·马璘传》:“ 璘 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明 刘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二:“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奈尔何?” 鲁一同 《重有感》诗:“清酒 黄龙 约屡讹, 珠江 瘴海日横戈。”  ——《漢語大詞典》
会 ( 會 ) huì/kuài
会 [ huì ]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
  4. 彼此见面:~面。~见。
  5. 付钱:~账。~钞。
  6. 理解,领悟,懂:~心,体~。
  7. 能,善于:~游泳。~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
  10. 恰好,正好:~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会 [ kuài ]
  1. 总计:~计(❶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❷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
取名 qǔ míng
(1).起名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汉高帝 十一年,封 靳彊 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 羊肠仓 。山有 羊肠坂 ,在 晋阳 西北,石隥縈行,若羊肠焉,故仓坂取名矣。”京剧《龙江颂》第七场:“我爹娘生下我,取名叫 盼水 。”
(2).求取名声。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今之人,务利而遗道,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黄庭坚 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霽月。廉于取名,而鋭于求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