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李益唐代〕《登天坛夜见海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朝游
唐 韦应物 送洛阳韩丞东游 朝游尚同啄,夕息当异林。  ——《骈字类编》
碧峰
唐 李益 登天坛夜见海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韵府拾遗 冬韵》:韦庄诗一桁晴山倒碧峰  ——《骈字类编》
三十六 sān shí liù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李善 注:“离别,非一所也。《上林赋》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唐 骆宾王 《帝京篇》:“ 秦 塞重关一百二, 汉 家离宫三十六。” 宋 王圭 《宫词》:“漏永禁宫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轮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漢語大詞典》
夜上
唐 窦庠 金山行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唐 李益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其一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筦逐。
唐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其四 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  ——《骈字类编》
天坛(天壇)tiān tán
(1).封建帝王祭天的高台。《宋书·礼志三》:“ 光武 建武 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坛。”《南齐书·礼志上》:“郊为天坛。”
(2). 王屋山 的绝顶,相传为 黄帝 礼天处。 唐 杜甫 《昔游》诗:“ 王乔 下 天坛 ,微月映皓鹤。” 仇兆鳌 注:“ 王屋山 絶顶曰 天坛 。” 宋 陈师道 《谈丛》卷十八:“ 王屋 天坛 ,道书云 黄帝 礼天处也。”
(3).指 北京 的天坛,为 明 清 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之处。始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封建时代祭祀建筑。  ——《漢語大詞典》
月边(月边)
唐 李益 登天坛夜见海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骈字类编》
宿 sù/xiǔ/xiù《國語辭典》

宿 [ sù ]

  1. 供休止的处所。如:「宿舍」。《周礼·地官·遗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2. 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3. 姓。如汉代有宿详。
  1. 住夜。《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2. 停留。《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孝文寤于兵之不可宿。」
  3. 安、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晋·杜预·注:「宿,犹安也。」
  1. 旧的、积久的。如:「宿怨」、「宿忧」。《汉书·卷七○·陈汤传》:「雪边吏之宿耻。」
  2. 隔夜的。如:「宿雨」、「宿醉」。《镜花缘·第四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3. 前世的。如:「宿缘」。
  4. 平日的。《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王霸妻传》:「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通「夙」。
  1. 素来、平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灵帝宿闻其名,数引纳之。」
  2. 早先。《管子·地图》:「宿定所征伐之国。」唐·尹知章·注:「宿,犹先也。」

宿 [ xiǔ ]

  1. 夜晚。如:「整宿」。《红楼梦·第四八回》:「商议已定,一宿无话。」

宿 [ xiù ]

  1. 星座。如:「星宿」、「二十八宿」。汉·王充《论衡·祀义》:「天有列宿,地有宅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