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

李益唐代〕《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晚饭阮返五韵

雀噪空城阴,木衰羁思远。已蔽青山望,徒悲白云晚。
别离千里风,雨中同一饭。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
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开径逢康临觞

开径(開逕)kāi jìng
亦作“ 开径 ”。
(1).开辟路径。《宋书·谢灵运传》:“尝自 始寧 南山伐木开逕,直至 临海 ,从者数百人。”
(2).《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唯开 蒋 生逕,永怀 求 羊 踪。” 李善 注引《三辅决录》:“ 蒋詡 ,字 元卿 ,隐於 杜陵 。舍中三逕,惟 羊仲 、 求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后以“开逕”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陶潜〈田居〉》:“素心正如此,开逕望三益。”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 蒋侯 已拟长开径, 李广 无端又出山。”参见“ 三径 ”。  ——《漢語大詞典》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说 [ shuì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说 [ yuè ]
    ◎ 古同“”。
      逢康
      李频诗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  ——《韵府拾遗 阳韵》
      临觞(臨觴)lín shāng
      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觴而叹息也。” 晋 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临觴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宋 苏轼 《劝履常饮》诗:“我本不畏酒,临觴未尝诉。”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引 刘三 诗:“记得临觴呜咽,忽忽三日魂销。”  ——《漢語大詞典》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1.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2. 区域。如:「地方」、「远方」。
      3.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4.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5.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6.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7.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8.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9.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2.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3.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1.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2.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3.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1.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4.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5.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6.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1. 姓。如汉代有接昕。
      阮 ruǎn《國語辭典》

      阮 [ ruǎn ]

      1.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参见「阮咸 」条。
      2. 国名。为殷商时的小国,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后为周文王所灭。
      3. 姓。如晋代有阮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