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单车(單車)dān chē
(1).谓驾一辆车。形容轻车简从。《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唐 王维 《使至塞上》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 居延 。”
(2).称一辆车。 唐 杜甫 《潼关吏》诗:“文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元 武林隐 《蟾宫曲·昭君》:“驾单车 明妃 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
(3).自行车的旧称。 夏衍 《解放思想,勤学苦练》:“马路上汽车与单车碰头了。” ——《漢語大詞典》
(2).称一辆车。 唐 杜甫 《潼关吏》诗:“文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元 武林隐 《蟾宫曲·昭君》:“驾单车 明妃 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
(3).自行车的旧称。 夏衍 《解放思想,勤学苦练》:“马路上汽车与单车碰头了。” ——《漢語大詞典》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名-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 「邊 」的異體字。
属国(屬國)shǔ guó
(1).委托国事。《吕氏春秋·贵公》:“ 仲父 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 高诱 注:“属,託也。”
(2).委弃国家。《汉书·淮南厉王长传》:“大王欲属国为布衣,守冢 真定 。” 颜师古 注:“属,谓委弃之也。”
(1).附属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 河南 ,因其故俗,为属国。”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建旗出 燉煌 ,西讨属国 羌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李士彬 世为属国胡酋,领 金明 都巡检使所部十有八寨胡兵近十万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海寧 许衡紫 ……作《河西杂诗》,有 明 七子气魄。如:‘边丁日课屯田麦,使者星驰属国瓜。’”
(2).官名。典属国的省称。 汉 贾谊 《治安策》:“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 匈奴 ?”
(3).借指 汉 代任典属国的 苏武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七:“属国归何晚, 楼兰 斩未还。”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怜故时之将军,弔未归之属国。” ——《漢語大詞典》
(2).委弃国家。《汉书·淮南厉王长传》:“大王欲属国为布衣,守冢 真定 。” 颜师古 注:“属,谓委弃之也。”
(1).附属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 河南 ,因其故俗,为属国。”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建旗出 燉煌 ,西讨属国 羌 。”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李士彬 世为属国胡酋,领 金明 都巡检使所部十有八寨胡兵近十万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海寧 许衡紫 ……作《河西杂诗》,有 明 七子气魄。如:‘边丁日课屯田麦,使者星驰属国瓜。’”
(2).官名。典属国的省称。 汉 贾谊 《治安策》:“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 匈奴 ?”
(3).借指 汉 代任典属国的 苏武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七:“属国归何晚, 楼兰 斩未还。”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怜故时之将军,弔未归之属国。”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 错误:~错。记~。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姓。
居 jū《國語辭典》
居 [ jū ]
动- 住。《论语·学而》:「居无求安」。《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
- 坐下。《论语·阳货》:「居,吾语汝。」
- 存积、储存。如:「奇货可居」。《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 处、位于。《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唐·刘禹锡〈咏史〉诗二首之二:「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 占有。《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 存有、怀著。如:「居心叵测」。
- 住所。如:「故居」、「新居」、「迁居」。
- 住宅、茶楼、饭馆等场所的称号用字。如:「为善长乐居」、「明湖居」、「德林居」。
- 姓。如明代有居节。
居 [ jī ]
助-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谁居?其孟椒乎!」《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延 yán《國語辭典》
延 [ yán ]
形- 长。《文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晋·左思〈娇女诗〉:「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 拉长、伸长。如:「延长」、「延年益寿」。《韩非子·十过》:「延颈而鸣,舒翼而舞。」晋·慕容廆〈与陶侃笺〉:「每瞻江湄,延首遐外。」
- 扩展、蔓衍。如:「火势蔓延」。《文选·潘岳·关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九鲤湖日记》:「松偃藤延,纵目成胜。」
- 引导、引进。如:「延入」。《文选·贾谊·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 招揽、邀请。如:「延请」、「延揽人才」。《红楼梦·第一○九回》:「那知贾母这病日重一日,延医调治不效。」
- 连及。如:「祸延子孙」。《书经·大禹谟》:「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 向后推迟。如:「拖延」、「延期」。
- 迟缓。如:「延误」、「延缓」。
- 姓。如汉代有延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