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断衫袖留不止。

韩愈唐代〕《谁氏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
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
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衫袖不止

挽 ( 輓 ) wǎn《國語辭典》

挽 [ wǎn ]

  1. 拉、引。如:「挽车」。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2. 卷起。宋·苏轼〈送周朝议守汉州〉诗:「召还当有诏,挽袖谢邻里。」
  3. 系、盘结。如:「挽发」。《老残游记·第九回》:「道士挽了个髻,叫人一望而知……是道士。」通「绾」。
  1. 哀悼死者的。如:「挽歌」、「挽联」、「挽词」。通「挽」。
断 ( 斷 ) duàn
断 [ duàn ]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衫袖 shān xiù
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北周 庾信 《春赋》:“鏤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衫袖上盈盈,揾泪不絶。”  ——《漢語大詞典》
留 liú《國語辭典》

留 [ liú ]

  1. 停止。《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可疾去矣,慎毋留!」《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北救赵,至安阳,留不进。」
  2. 不使离开。如:「慰留」。《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三国演义·第八二回》:「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
  3. 保存、保留。如:「留余地」、「留胡子」。《墨子·非儒下》:「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4. 遗下。如:「遗留」、「祖先留下丰富的遗产。」
  5. 注意。如:「留心」、「留意」、「留神」。
不止 bù zhǐ
(1).不停。《左传·襄公十八年》:“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 汉 枚乘 《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唐 韩愈 《别知赋》:“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 艾青 《公路》诗:“下面是大江,不止地奔腾着江水。”
(2).不仅;不限于。《墨子·天志中》:“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每非 汤 、 武 而薄 周 、 孔 ,在人间不止此事。”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 孔明 《梁父吟》当不止一篇,世所传仅此耳。”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 瑞丰 不止是找个地位,苟安一时,而是去作小官儿,去作汉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